“hello,中山”系列手绘漫画已经推出快十本。每一本“hello,中山”的打开方式都不一样。《hello,南区》的打开方式就充满戏剧化。与之前几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本把历史融化成故事,把现实幻化成风景的“寻根故事”。
关于南区的历史资料不少,《良都风物》、《南区余韵》、《侨乡良都》等书和刊物中都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可大部分资料采用的是传统的史料记载方式,行文严谨、引经据典,“悦读”性不强。这样的写法显然与“hello,中山”系列的风格相去甚远。但这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又正是南区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必须在书中成为重点。
怎么让读者愉快地读下去?正当我苦思冥想之际,小女儿常看的“寻宝”系列手绘漫画书给了我灵感。这一系列的书表面看是讲几位小朋友去世界“寻宝”,实际是通过寻宝的故事来介绍的著名景点、人文历史。文字很少,且多是孩子之间的口语对话,充满童趣。我们将“hello,中山”系列用手绘漫画形式,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年轻人轻松地了解家乡。于是我决定将最难解决的重要历史、人文等背景内容为一个个小故事,用现代词汇、年轻人的口语说出来。
如南区的功建铁城梁公祠,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建筑,其来龙去脉、建筑特色,比一匹布还长。在相关的资料记载里,它还牵涉到铁城建城、梁史一族由来等。我在研读了多个版本的记载后把这段历史编成了简单的小故事。梁公为设计师,受县官老爷所托建城。梁公几个儿子成了包工头,各司其职协助建城。铁城建好后,百姓,所以建祠纪念。一段冗长的历史经消化吸收,我再模仿“水煮三国”“明朝年些事”的写作风格,把历史转换为没历史基础的青少年也能明白的简洁小故事。
搭档蔡文强更给力,他将故事画成了类似四格漫画的形式。即使不太识字的低年级小朋友,看懂这段漫画小故事也全不费力。随后的马宝南、先施百货、永安百货、杨仙逸、马乐山等重要的历史名人故事,我们也都采用了这样的手法。
如何把南区的一条条村和一段段历史,以及现在的风景、风物串起来?这要感谢我们的书中的女主角“马小南”,而为了更突出南区的“侨味”,我又增设了海外归来寻根的少年Mark。两个少年一起游南区,共同完成“寻根日记”。书的女主角马小南,不是虚构的,她就是我们走访南区的向导马燕仪,一个土生土长的南区妹子。她带着我们在南区的各条村里闲逛,给我们讲她的成长故事、陪我们去寻找地道的南区美食,书中马小南的许多经历就是她真实的生活。
这样,整本书写出来,各章节之间都有人物和情感的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景随人移的普通游记。每章的起源都会因mark的某个疑问,或好奇而引发,每章的结尾是一篇简短的,带有思考性的“寻根日记”。
或许有人会觉得,手绘漫画书,图得就是视觉好看的“悦读”,不需要“走心”。可我认为,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刮起的怀旧风、忆童年,不是偶然的。现代的年轻人更有想法,更会思考,只是表达的方式与父辈的语重心长、痛说家史不一样。我们需要塑造这一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形式。《hello,南区》在尝试,把历史融化成故事,把现实幻化成风景。让身在故乡的人们看到真切的故乡。
远离故乡的人需要寻根,他们寻找的是祖辈在这里生活的痕迹;身在故乡的人也需要寻根,我们寻找的是心中安身此地的理由,而我们也将成为故乡历史的一部分。
“本以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南区人,带Mark寻根游这种事情根本没有难度。这些房子是哪一年建的?这个庙里的主管哪一项事务?这条街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奇怪?这洋孩子一问得我心虚,让我发现自己对故乡这片土了解得太少了。”
“当亲人已不在,我们来寻根若仅仅寻找祖屋、祠堂、老街这些冰冷的档案,我们还是依然无法了解曾经的祖上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真正走进本地人的生活,我才感觉自己离祖上的根又近了一点。”——Mark
本书创作团队读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干的是杂七杂八社会学,写得最好的文字在朋友圈。脑洞大开、神游世界、文无定几随心飘。偶尔人文味、神经刀、扮思考,希望成为记者中最会写童话的师奶。文字/陈慧:爱表达、文笔不佳,音律不全,但最终从满是自己涂鸦的小学课本上找到了真爱,从此开始了从课本涂鸦的像到大白纸上的脑洞大开,至今一发不可……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