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举世闻名。他在学和黑洞研究方面取得的令科学家赞叹不已,人们甚至称他为当今的爱因斯坦。他的《时间简史》被翻译成不下40种文字,在全球的累计销量早已超过1000万册。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本风靡全球的科普名著,从初稿到出版,就打磨了5年。
我在1982年首次打算写一本有关的通俗读物,我的部分动机是为我女儿挣一些学费。但其主要原因是我要向人们解释,在理解方面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也许已经非常接近于找到描述中的完整理论。
早先,剑桥大学的编辑米顿一直劝霍金为写一本介绍学的通俗读物。1983年初,霍金写完初稿,马上送给米顿看。米顿浏览后说:还是太专业。接着,他说了一句日后变得非常有名的话:
然而由于对稿酬的想法相去太远,霍金与米顿未能达成出版协议。但同时,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矮脚鸡图书公司的高级编辑古扎蒂却看准了这一商机。最终,矮脚鸡图书公司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以25万美元的预付金获得在和的出版权。
为使此书尽量通俗化,古扎蒂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会指出许多地方,说:很抱歉,霍金教授,这儿我不懂。霍金有时十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懂!但古扎蒂从不气馁,一直到霍金让我懂得他写的东西才。最后,霍金在该书的作者致谢中对古扎蒂赞扬有加,但古扎蒂说:我只是做了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会做的事。我,直到能看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止。
第一次印了4万册,很快就供不应求。出版社随即大批重印--夏天还没过完,仅在美国就已卖出50万册!1988年6月,《时间简史》在英国出版。几天之内,在伦敦被抢购一空。它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居榜首,整个夏天全无其他图书可与之比肩。
说来凑巧,我很早就见到了英文原版的《时间简史》。20世纪70年代末,霍金取得的研究已在的理论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学家中广为流传。那时,我在中国科学院天文台从事物理学研究,也需及时了解霍金的这些新成就。
1988年3月,我到英国的皇家天文台做访问学者。当年,《时间简史》英文版面世,并持续高居畅销书排行榜首。这使我深感有必要尽快将其译成中文,遂致函时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吴智仁先生。吴先生很快复信,并嘱我在英国立即开译。但不久他获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在操办此事,我们的计划遂告终止。
1990年初我从回到,获悉湖南科技出版社的中译本尚未问世,一时颇感遗憾--假如不撤消计划,那么我们的译本可能已经在国内流传了。但是,后来得知湖南科技出版社那边是由霍金早先的博士生吴忠超先生执译,那当然再好不过,更何况霍金还曾亲自致函吴忠超说:我想你应该是将其译成中文的理想人选。
当初,致力于出版《时间简史》中译本的还大有人在。例如,杨建邺先生在其所著《霍金传》一书中几次提到,他在1988年10月12日收到他大哥杨建军从美国寄来的英文版《时间简史》,读后立即被霍金的语言和思想吸引住了。翌年,他在湖北找几家出版社商谈出版此书的中译本,结果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玉成其事。
我很高兴一本科学方面的书籍能和明星的回忆录竞争,也许这样人类才有希望,我很高兴这本书能为一般大众所接受,而不仅仅是学者。当今时代科学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对于科学是什么应该有一些概念,这常重要的。
在《时间简史》之前,保持世界科学类图书畅销记录的是卡尔·萨根的《》。萨根毕生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向社会宣传科学,电视系列片《》便是他的杰作。该片共13集,在将近70个国家。系列片的副产品《》一书于1980年由兰登书屋出版,各种文字的版本在全球累计销售了500多万册。直到《时间简史》以突破千万册的累计销量打破了这个记录。
现今对待科学的态度相当矛盾。人们希望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继续使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另一方面却又由于不理解而不相信科学。一部影片中出现在实验室里制造弗兰肯斯坦机器人的疯狂科学家,便是这种不信任的明证。但是,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兴趣盎然,这从诸如电视系列片《》和科幻作品对大量观众的吸引力一望即知。
当代科学如此艰深,发展又如此迅速,于是,借通俗的语言助社会正确地理解科学,就变得分外重要。诚如阿西莫夫所言:只要科学家担负起交流的责任--对于自己干的那一行尽可能简明并尽可能多地加以解释,而非科学家也乐于洗耳,那么两者之间的鸿沟便有可能消除。要能满意地欣赏一门科学的进展,并不非得对科学有透彻的了解 。归根到底,没有人认为,要欣赏莎士比亚,自己就必须写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要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也并不要求听者能作出一部同等的交响乐。同样地,要欣赏或享受科学的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躬身于创造性的科学活动。
卡尔·萨根也曾经提醒科学界:科学激发了人们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但也有同样的作用,很少的和落后的科学普及所放弃的发展空间,很快就会被所占领。因此他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训练出更多的科学家,而且还要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