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穷人除以外唯一翻身的途径,也是富有家庭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孩子的前途不是用钱就能够买来的,鲁侯养鸟式的教育注定失败。而最好的教育是适性的教育,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谓教。适性,即符合人的天性。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当今科学这么发达,但还是造不出一粒种子,哪怕是一颗花生仁。伟大的也无法造出一粒种子。孙悟空可以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唐僧却只能自己走到西天。这就是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业障个人了的道理。你可以替孩子干活,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千年草子,万年鱼子,一颗苹果树上结几个苹果可以数得出,但一粒种子种下,将来可能结出多少个苹果,那是谁也不可能算得出来的。
家长老师们应时刻想到,孩子跟种子一样,有他自己的生命力,是西红柿就不可能长成苹果;家长老师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根据他们的天性来因材施教,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阳光、土壤、水分和养料等,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工业原料,按照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标准件,那肯定是教育的严重失败。
《易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这是秩序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的前提应该是各正性命,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是之主体,而才是生命的真正的灵魂。《宣言》中提到: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一切人而全面的发展。《中庸》提出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敦化,这才符合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才是多元而和谐的社会。
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成为栋梁之材,从而有份好的工作,使生活有保障,这在中国成了一个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爱的感情,那才是最基本的。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上大学就能成才,这愿望很好,但很不全面。如果把专业知识比作树干,有谁见过只有树干,却没有树根,没有树冠的树?那不是树,而是电线杆、水泥柱!树干是立足社会的专业知识,树根呢?是人格,是德行,是格局,即人生的支点。有根方生,无根便死。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渡不善之人, 人的性格即他的命运,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树冠就是身心与境界,即人文,诗、乐、体育和等,它起着充实休闲活动的内涵,恢复生命的完整性进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作用。只有具备树根、树干、树叶才是棵完整的有生命力的树。同样,只有具备人格、人才、人文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才有完美的人生。
只要根深叶茂,树木自然会成长为栋梁之材。农民是不会去树干的,而是在土壤与根部下功夫,向下扎根才能向上开花结果。《论语》说:君子下学而上达。《大学》阐述人生目的及达到目的的步骤,有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而其根本点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立而道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树头立得稳,不怕树梢做台风(闽南民间谚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以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非以竞争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榕树可独木成林,也可做盆景,关键在于土壤。树冠是超不过树根范围的,树根扎在沙漠或水泥地,树干是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同样,人才、人文、人格的成长也需要土壤,那就是文化。《圣经》里亚当(Adam)这个人名来源于希伯来文adam,意指土地或土壤;第一个女人夏娃 (Eve) 名称从希伯来文hava而来,意指活的,亚当与夏娃两字结合形成的联系:生命来自土壤,而有了土壤的生命才是活的。中国古老的传说里,女娲造人也是用土壤捏成的。北师大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我们只有彻底把握住河的源头和流淌了5000年的活水,才能彻底认识中国教育的精髓和本质。
历史文化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知历史文化,人将不知自己为何物;不知历史文化,人就不知自己由何处来,往何处去;不知历史文化,人必然不知自身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一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整个人类世界都是如此。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彻底否定,几千年的华夏文明被糟蹋得只剩两个字--吃人。 曾经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结果到现在没有自己的民族衣服,非常可悲。许多人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原本乃是一个英雄种族的,中华民族得名源于重华,即太阳; 大汉得名源于天汉,即银河。太阳与银河正是华夏民族始祖的天文图腾。我们今日需要慎终追远,一种英雄的。
自然界有个规律,食物决定存在,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身体状况与你所吃的食品种类息息相关,吃头补头,吃骨补骨,绝大多数现代病都是吃出来的。当今的孩子喝牛奶,吃牛排,着皮鞋,系,穿皮衣,发牛脾气,可怜!
你读什么书,你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你听什么,什么就在你的心里潜滋暗长;你脑袋里有什么样的观念,你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你常常和伟人在一起,你不想成为伟人都难。这就是,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孩子不是一颗白菜,不是只要浇水施肥就行,他有需求,他有生命更有慧命。家长们对孩子的食品非常关心,要挑自然的、绿色的、有营养的并且可吸收的,而对孩子的食粮却未必重视或选择正确,任由电视、电脑这陌生人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电视、电脑让儿童过早地化,童年被缩短,等他们到了成年的年龄,却又显出儿童化,依然爱看、漫画,没有完全社会化。一个妖怪(奥特曼),一只老鼠(米老鼠)闹得多少中国儿童不宁,只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情执,而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宏大气魄,请问: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比尔•盖茨不是读作文选、教辅书长大的,而是读经典、百科全书、伟人传记而成长的。
读什么书是战略问题,怎么读是个战术问题。战术可犯错,战略一个错也犯不得。读书要选对终身都有价值的、最适性的、原创性的、源头活水般的经典作品。经典虽不流行,但不会过时。每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和文化内容,而经典古籍则是这个世界的思想与秩序的基础。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语言还是真实的存在,它构最重要的文化,直接塑造人的文化心理。对你的妻子、丈夫、孩子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预言,你骂孩子,他就朝着你骂的那条走。因此,一定程度上,语言、、思想、行为是同一的,所以,选什么给孩子读不可不慎。在孩子的里播下的应该是能生根发芽的智慧的种子,而不是埋下沉沉的石头或将会腐烂的垃圾。
让经典说话,使儿童直接跟的思想对话,直接接受的,直接吸收的思想精华,会使这个人从小在一个很高的思维方式中思考问题,在一个很高的境界中判断得失取舍,在一个很高的文学基础上创作文章,等于是奠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基础素质,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中国历史上真正会编教材的只有两个人--孔子、朱熹。孔子编《六经》人们用了二千多年,朱熹编《》人们用了近千年。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六经》,诸子百家也是《六经》的发挥而已。《》是《六经》的阶梯,《三字经》、《规》则是《》的起步。《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是人才之树根的土壤;《规》是天下第一规,是人生成功第一步,是人才之树根。伟大的书是用最清晰、最简洁的方式撰写出人类心灵所面对的最基本的的主题。孔子教育的方式是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传承文化,完善人格,两书同时具备。母语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以提高语文文字能力为表征,以培养人的个性、人的为根本的教育。
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文字,语文教育的基本功在小学(文字学)。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指出:掌握1千来个常用汉字,即可阅读90%左右的出版物。从汉字的覆盖率讲,581个字就达80%,934个字达90%,1367个字达95%。《三字经》共1128个字,单字535个字;《规》共1080个字,单字486个字,两本书共有2208个字,不重复的单字共819个字。孩子把《三字经》、《规》背下认得了,他就可以脱盲,自己可以读书看报,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慧命也就了。孩子因阅读而成长,因阅读而净化灵魂,提升人格。从启动慧命这个角度来说,只需几个月就足够了,上小学前就完全可以轻松实现。
现代蒙学教材往往只讲战术,没有战略,只看到短期功利,手段不断在完善,目标却越来越模糊;没有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长期发展。小白兔,两只耳朵,跳三跳。跳六跳也没用。大道至简,合乎人性的东西都常简单有效的,而现代人往往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事倍功半,吃力而不讨好。《三字经》、《规》道法自然,战略战术同时兼顾,已为几百年历史所印证,是天下最好的蒙学教材。
一般人难以回忆起三岁以前的经历,因为他还不具备时间概念。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并不只是简单来自经验,还包含着先验的因素。先验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个人的时空坐标概念,是先天的概念模式。例如对上下的判断就需要以地球作参照系。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必然是和我们主观相关联的近似反映,即我们所认知的客观物质世界不能脱离我们的主观而存在。我见即我思。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认为,个人时空坐标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在个人的思想孕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特别是在3岁看大,7岁看老这段潜意识板块建构的教育关键期中形成。一生成败看童年,没有快乐的童年就不可能有快乐的人生,真实的必是原本的,最初的将是最终的。间所有东西都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运行,出发点最终也将是终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成年时期得病的患者很多源于童年不快乐的记忆。当今许多人生命无法活得自在舒畅,有着很多的忧虑,无所适从的疑惑,没来由的恐惧,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终极之地与为人处世的价值依据,生命意义失去了坐标。一百多年来中国人都处于时间的状态,我们历史记忆模糊了,我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坐标,中国文化成了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我们只知道跟着别人走,处于了时空坐标的脑震荡状态,从而失去思维的能力。
纲纪奠基于伦常,德行肇始于端方,童蒙养正之功为后来成器之胎藏。《三字经》、《规》的深大蕴涵非浅识者所能识。《三字经》--博之以文,建立了历史纵向数轴;《规》--约之以礼,确立了横向数轴。没有文化传承,生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个人的承担,文化也无从落实,无从体现。牛顿的机械论认为部分的特性总和即是整体,后来证明是错的,科学家日渐发现,从部分推估整体根本是盲人摸象,缘木求鱼。因此儿童教育选用《三字经》、《规》是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原理,从小建构我们一生最基本的宏大的时空坐标。心胸宽厚,惠泽久长,量大福大。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欢喜就好,教育孩子就是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只是支付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不可能无缘无故叫人家老爸的。生儿育女是凡夫俗子生涯中最不凡俗的行为,你可以是木匠,却可能生出一个,但我们并不因为生了孩子成了父母而立刻变得更完美 。养不教,父之过,从生理上讲父母给孩子生命,从心理上讲是孩子给了大人慧命,我们是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步成熟的。家庭对于儿童人格的形成,既是遗传因素,又是教育因素,还是因素。父亲如山,母亲如水,山清水秀出秀人,穷山恶水出刁民。
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牵挂与思念,心灵的深处没有时空的距离。没有父母的参与,孩子教育成才是不可想象的。爱他,就和他共读吧,在亲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共同体味亲子间深深的爱意,共浴家庭浓浓的亲情。教育艺术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孩子受到激励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教育核心即人格心灵的而非征服。让读书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非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读书就是目的,就是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在学习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儿童读书兴趣并不是简单地从指导如何阅读开始,而是先由父母诱发孩子想读书,而这正是绝大多数父母所忽视的。这种巧妙的阅读诱发力出自父母每天娓娓动听的朗读。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的。,用嘴巴念,才能体验到文字的生命动感。每天20-30分钟,持之以恒,年复一年,孩子想读书的念头就会油然而生。孩子听读越早越好,最好从胎儿开始;内容越经典越好,关键是父母要循循善诱。循,是顺着适应着孩子的天性,让他像一粒种子般自然的适性的生长;善,是心善、意诚,至诚如神,纯善自然有大能量,人有善愿天地从之;诱,导而勿牵,濡染,榜样,从鱼而游。持之以恒,几年,结果就会自然成,不但收获果子,而且具备了优良的种子,将来自然会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必须在实践中的人才能成为主体。中国古代能兴盛几百年的家族,一定有耕读传家的家规,曾国藩的家教也是如此。圣贤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已,并不是酒家,不要以为《三字经》、《规》能背就行了,依葫芦画瓢、东施效颦,那非碰壁不可。我们所要学的是将经典落实于生活,将智慧灌注于生命。
最习以为常的概念背后常常潜伏着思维方式的陷阱,人们对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的理解往往有偏颇。经、文、知、学是书本的、理论的,平面的,静态的;而习、验、识、化是实践、行动,是立体的,动态的,两者是不可分的,就像是不二的,呼吸也是不二的,这才能有生命。有经没验会落空,有验没经会犯傻。 文是一种,化则是另一种,按量子力学的原理,文可视作为粒子,而化则是粒子的波。波是运动和变化的,文化二字就是波粒二相性的真实而深刻的比照,经而不验,文而不化,是难得真诠,学以致用的。的是文,实做实行,不断调整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趋向中庸和谐才是化,如此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以,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一个文化的活的生命力并不表现在这一文化遗留的典籍文字中,而表现在由该文化典籍所体现出来的普遍的价值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对典籍文字进行充满存在感与历史感的诠释解读,典籍文字中普遍的价值才会被激活。东方文化是一个绝对的体系,道即通流,理是直的,道是圆的,只有书本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学习。六祖慧能说,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学到而不行谓之病。陶行知《手脑并用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双手能劳动,大脑会思考;用脑不用手,快要被;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的大好佬。
努力成就气象,在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根,自己的魂,,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只有个人的,才有国家的崛起强大,中国文化复兴之日,就是中国的强盛之日。
我们有一个愿,五年内推动1000万中国儿童《三字经》、《规》;10年内让《三字经》、《规》是天下最好的蒙学教材这一看法成为社会共识,并且自觉参与。那时,传承文化,完善人格,成为强大的现代中国人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刘从义先生,厦门三中历史教师,读百遍论语发起人,长期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的论语人生每周三晚已经十余年,这份不间歇的坚守,令人敬佩。)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