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教案选登】二年级群文阅读《学习名人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9-10-24 21:00:42 人气: 来源:

  “悄悄”、“一声不响”、“默默”、“静静”说明杨时不愿打扰老师休息,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情愿多等一会儿!

  5.总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先总写后分写。像这样(ppt出示):开头总起句总写,然后在下面分别用事例表明杨钱包颜色与财运时爱学习和尊敬老师两个方面的特点。

  1.看完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的名人,这个名人可不简单!他曾经被树上落下的苹果砸中脑袋,就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却激起他的极大兴趣,他因此而发现了地球定律!这个人就是——牛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项发明。请大家读课题(教具出示,贴在黑板上):《牛顿发明“水钟”》。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水钟”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工作的?)

  3.本文共有10个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你们感兴趣问题的答案:“水钟”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工作的?

  填空:水钟是一只_______,桶壁上______________。(横线上填:水桶,横着刻了许多线。)学生回答完毕:桶壁上横着刻了许多线。之后问学生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是谁说的话?

  会直接像这样写出来,大家读一读:水钟是一只水桶,桶壁上横着刻了许多线。水从底部的洞里一点点地滴出,桶里的水就慢慢地降下了,水面降到这根线时就是中午了。而

  本篇文章并没有这样直接写出来,而是在牛顿和奶奶的对话中逐渐出来的。(出示ppt)我来当奶奶,谁来当牛顿?找一个同学与老师对读。读后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同学们,

  同样是写水钟的样子和工作原理,你觉得是这种对话的形式更有趣,还是刚才直接描写更有趣?(学生一般会回答:对话。老师在黑板写:对话)通过

  这个对话,我们看到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牛顿。可是,牛顿最开始向奶奶展示“水钟”的时候,奶奶的态度是什么?(提示孩子用文章中的词语来回答,学生会找到:不以为然)这个词在奶奶的话语后面,提示奶奶此时的态度,这是提示语。那么,后面在牛顿了“水钟”的工作原理以及给“水钟”取了名字之后,奶奶的态度又是什么呢?(ppt出示下半部分,学生会找到加蓝色的字: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这个也是在提示语里找到的。这两个提示语告诉了我们奶奶前后的态度变化,也在提醒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请男生当奶奶,女生当小牛顿。(读后点评同学们的朗读)刚才

  读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也有一个提示语。我们发现这三个提示语都是在话语的后面。(横线部分要学生回答,让学生找到规律)是的,这个就是提示语在后。(在黑板上写:提示语在后)5.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中也有对话。可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段对话有所不同。请大家对比《曹冲称象》里的一段对话,看看今天的这段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提示语不同,一人一句成段)后面一个特点,学生可能一下子找不到。此时,要提醒孩子看两段对话的段落。一个只有一个自然段,里面包含了3个人的语言。另一个里面有很多段,而且每个人的话语都自成一段。6.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

  又学习了一种讲故事的方法:用对话的方式进行,一人一句,成段。并且在适当的加上提示语,就让文章更有趣了!(三)《飞

  到有趣,相信下面一篇文章一定让你很感兴趣。请大家翻到第99页,为《飞将军李广射石》标上自然段,默读一遍,时间2分钟。2.读完课文,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是起因,大家在哪一个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第一自然段)对!老师已经出示在屏幕上,大家读一读!(学生读,老师在黑板上写:起因)3.

  第二个问题:②李广是怎么射杀猛虎的?这个是过程,大家在哪一个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第二自然段)关键的部分,老师已经显示在ppt里,并且加了重音,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读,老师在黑板上写:过程)Ppt里

  的这一段共有两句话。我把第一句话变成:起了一阵风,远处似乎就有一只老虎站在那里。与原文对比,哪一句更精彩?(原文中的那句)是的,“四下无声”却“突然”起风,让人顿生凉意!树叶的“沙沙”声都能听得见,足见当时的山林异常安静,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朦胧中似乎有猛虎,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原文中的描写非常细致,烘托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句

  ,我把他变成了:说时迟,那时快,李广立马射箭过去,林中一片寂(jì)静。与原文对比,哪一句更精彩?(原文中的那句)是的,“立马拈弓搭箭”说明李广反应敏捷。“使力”足以体现李广勇气可嘉、毫不! “‘嗖’ 的一声”、“箭光飞了过去”足以印证文中开头所说的“飞将军”称号!原文中把李广射箭的反应和动作描绘的非常生动,让人读得非常紧张。这一段

  思考第三个问题:③结果怎么样?大家在哪一个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第二自然段结尾和第三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手势示意读大屏幕上的内容,并在黑板写:结果),让你意外的是什么?(箭射进了大石头里)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看到李广又往石头上射了几箭,却没有射进去,为什么?(他当时用尽了气力,说明他当时很勇敢)顺势点评:漆黑的夜晚去打虎,真是冒险,可是李广居然一点也不害怕,还把箭射进了石头里。李广真是一个大英雄!5.本文我们讲故事的另外一种方法:写清楚文章的

  ,我们共学习了3个名人故事,学到了3种讲故事的方法,分别是:总分结构成文,对话形式叙述(提示语在后,一人一句成段),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要详细写)。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四

  李广射石》起因、经过、结果本期教案提供:李孟月老师 来自于珠海容闳学校。1988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同年到珠海容闳学校工作至今。获得的荣誉有:1.2014年6月获得香洲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三等。2.2014年6月获得容闳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营第三届辩论赛“最佳辩手”。

  

关键词:名人故事ppt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