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师专的部分离退休人员,参观了“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大帅府”)。
“大帅府”坐落在沈阳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是东北军阀张作霖及其长子,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住宅。“大帅府”始建于1914年,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大帅府”总占地面积三万六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二万七千六百平方米,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整个建筑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1991年,张氏帅府被列为中国优秀近代建筑群。
大帅府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曾是东北的中心,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东北易帜、杨常事件、九一八事变以及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饱经沧桑的大帅府已成为东北近现代史的与缩影。
在党和的关怀下,大帅府以博物馆的形式于1988年正式对外,2002年正式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张作霖生平大事与张氏家族展》、《张学思将军业绩展》,全面展示了张氏父子两代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张作霖办公室、张学良办公室、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老虎厅、小青楼、赵四小姐楼等一系列的复原陈列展览,再现了张氏家族当年生活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放火真是凶,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敬让出了沈阳城。”(新九一八小调)
这首歌,是我在抗战期间常唱的歌。每当唱起这首歌和三部曲中的《松花江上》,就不由得心潮澎湃,悲从中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即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南满铁的一段铁轨,中队南满铁),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令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日本关东军于9月内,侵占除辽西外的辽宁、两省;11月,侵占大部;1932年1月,又占领辽西地区;2月5日,占领。至此,整个东北大好河山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当时,张学良是东北最高领导人,也是东北军的最高统帅,而且又是全国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对于日本关东军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侵占沈阳城,东北军不发一枪一炮,全线撤退。整个东北沦于敌手,张学良将军有没有责任呢?
他声称:“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的。”
据历史学家和蒋介石日记记载,9月18日蒋介石正在永绥号军舰西航,准备去南昌处理围剿江西红军的事情。19日凌晨才接到事变消息,决定迅速赶到南昌后急回南京。19日晚,蒋介石到达南昌后给张学良发电说:“北平张副司令勋鉴: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之计划,其藉口如此,请对外宣传时,对此应为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叩。”如果蒋介石已经下了十几道不抵抗的命令,怎么会在电报中有刚知道消息的口吻呢。
最有力的自然是张学良将军的。1990年6月和8月,他接受日本NHK的公开采访,承认了当时的历史事实和自己的责任。他说,“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攻打北大营),我想绝对不会的,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来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日本记者问他,是不是接受蒋介石的命令才作出了不抵抗的决定,他回答说,“我不能将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其实,在“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就已经作出了不抵抗的决策。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狼子野心即有所,不断在东北。有识之士曾向张学良进言,加强防范,但都没有引起重视。1931年9月5日,他更前来请示的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敌国挑衅,退避为上”。9月6日,张学良发电臧式毅和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等人:“对于日本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不可与之,致酿。”事变发生前,已经决定了不抵抗的方针,事变发生后的不抵抗,就不足为奇了。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当晚,张学良将军正在前门外中和戏院陪人看戏,有一个说法,他在陪一个著名电影演员看戏。当天夜里,日本军队进攻北大营的时候,北大营的高级领导也都不在营中。在营中的参谋长赵镇藩不敢随意处置,请示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又直接请示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荣不敢做主,请示张学良。张在电话里回答,“尊重国联和平旨,避免冲突。”日军已经打到你头上了,还要抱和平旨,避免冲突。事实是,冲突已经发生,根本不是避免的问题,也无法回避。荣臻得到张的,在执行时又稍稍作了一点发挥。他说:全体官兵“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这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将军的。等死也成了为国。
北大营的官兵们执行着不抵抗命令下,未作抵抗退出了北大营。失守后荣臻致电张学良:“日本自昨晚10时开始向我北大营驻军实行,我军抱不抵抗主义,总算没有以挺着死的方式为国捐躯。”张表示认可,9月19日,即918事变第二天,张学良将军回答记者询问时说:“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本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枪械,存于库房,昨晚日军以三百人攻入我军营地,相击,我军本无武装,自无抵抗。”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张学良将军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记录。
日本侵占东北,是长达十四年的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是长达十四年的中国人民奋起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十四年!十四年!日本侵略者夺去了三千五百万中国人的生命,了数不清的中国的资源和财富…………。累累,。
在日本占领东北的十四年间,东北的三千万,深受奴的痛苦,在上、经济上受到的和剥削,工人当牛做马,农民缺衣少食。东北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
思想犯、经济犯,抓国兵,抓劳工,“勤劳奉仕”,…………种种的措施,给东北人民套上了和。
为了将东北彻底变成日本国的“新”,日本侵略者更地实施《满洲百万户移住计划》,从国内向东北大量移民,到1945年为止,已有10万户、30万人移民到中国。他们在关东军的支持下,赶走中国居民,土地和财产,将东北视为自己的国土。
首先是东北的中国劳动力。日本侵略者伪满洲国颁布“国民勤劳奉仕制度”,强令20--23岁的青年必须服役,应征士兵,充当劳工。仅1941年就强征了200万劳工。他们从事各种繁重劳动,包括为日本修建各项军事工程。其中修建军事工程的大批劳工,往往在工程竣工后。如为修建与苏联对抗的巨大工程,从一九三九年开始,每年从东北和关内抓来几十万劳工在关东军工程部指挥下强制劳动。工程完成后,唯恐泄密,将劳工分批。仅其中七项工程就中国劳工近三万人。又如在七三一部队细菌研究中心主楼完工之后,将三千多名工人全部。到工矿企业从事繁重劳动的劳工,劳动条件恶劣,劳动缺失,在高强度的剥削和压榨下,疫病流行,伤亡严重。劳工被,就被扔进了“万人坑”。如在阜新矿区,日本人走二千六百万吨煤,留下四处“万人坑”,矿工13万人。平均每采集200吨煤,就留下一具矿工尸体。在日伪时期,中国劳工究竟死亡多少,现在没有完整的统计。仅根据不完全统计,被日本侵略者的劳工约有200余万人,还留下59个“万人坑”,埋葬者劳工尸骨60多万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区内的银行、钱庄、银号、当铺等,几乎都遭到日军抢劫。东北唯一的金库被日军一空,到1932年底,东北损失178亿元(当时币值)。
日本侵略者为了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从东北疯狂东北的矿产资源。仅从1932年到1944年,即从东北了煤二亿二千三百万吨,生铁一千一百万吨,钢五百八十万吨。
再看看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森林资源的。东北丰富的森林资源,早已使日本垂涎三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东北森林资源的开发和。20世纪日本进入东北时,东北的脉、张广才岭、龙个沟山脉、完达山山脉等东部山岳地带,还蕴藏着丰富的针叶林和阔叶林。1945年日本退出东北时,东北中南部的森林已经砍伐殆尽。
东北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是世界闻名的产粮地区。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民、东北农业的更为。为了将东北变为“大东亚粮谷兵站”,他们强制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农民出售“出荷粮”,农民生产的粮食几乎一半以上要“出荷”。仅1940年到1944年,关东军就在东北强征出荷粮三千六百万吨,全部作为战争需要或运往日本。
为了加强对东北农民的和压榨,切断农民和抗日武装的联系,日本侵略者又将大批农民围入所谓“集团部落”,或实行“集家并屯”,即将零散村落合并在一起。这些“集团部落”或集并的大村落,只留一个出口,出入检查验证。在日本的时期,共建立“集团部落”一万多个,并且在游击队出没地区和边沿地区集家并屯,建立无人地带…………。更有甚者,为了农民种地出入,不少地区一家只准有一条裤子,谁下地谁穿…………。
1947年秋,我们从蒋管区投奔解放区的平津学生,从冀东到热河省,途经日伪时期的无人地带和集家并屯的村子,由于解放不久,军队和地主武装常去,农民生活仍然缺衣少食,极为。进农户家,在门外要大声招呼,以便老大娘用破棉花套等遮盖身子。
这就是三座大山的!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这就是奴的悲惨生活!…………是可忍,孰不可忍!
“九月十八又来临,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铲除贼,日本兵;攻城夺杀敌人,游击抵抗真英勇!日本军队有好几十万,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新编“九一八”小调)
东北人民首先起来奋勇。1931年11月,省代、防军司令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抗战;各地相继建立了义勇军、救、自卫军等抗日武装,到1932年,已发展到30万人以上。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供应短缺,大多于1933年先后失败。直到中国领导的多支游击队成立,于1934年改编扩编为东北人民军,于1936年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转战白山黑水之间,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涌现了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吉鸿昌等许多烈士和民族英雄。抗日联军的奋斗历史,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的领导下,北平的青年学生,率先举行了大规模的,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日本帝国主义”。“一二九”运动,得到各地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的响应,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国民巨大的压力。
1935年12月7日,中国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月,、、彭德怀等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年2月,宣布开始东征抗日。
东北失守之后,张学良将军深感有负于东北父老乡亲,内心十分沉重。他在1931年10月30日复上海救电报中就称:“学良守土无方,山积,现已与中央筹计妥善应付办法,许身为国,宁计其他,一息尚存,誓与周旋。大敌当前,愿与。”…………
1936年12月9日,时值“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一万名大学生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队伍行至灞桥时,等在那里的早已架起了机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学良亲自驾车赶来了,站在队伍最前列的学生含泪高喊:“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流血,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死在救国上是光荣的!我们前进吧!”面对群情激昂的学生,张学良感到的热血在沸腾,他挥泪发誓:“你们的爱国热忱我是的,我张学良也不愿当奴,也要抗日!”“我的最后一滴血,是流在抗日战场上的!”他向学生们代表大家向蒋介石,三天之内以事实来答复大家的要求。
最近,凤凰网播王康的播音,同以上内容稍有不同,但总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染了张学良将军。现在把王康的讲线日,恰逢“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西安二中的同学,在东北军总部广场,为东北军将士歌唱音乐家张汉辉创作,以东北军67军军长王义泽所写诗的诗意作词的歌曲:《九一八》。在场的全体东北军将士,无不潸然泪下。张学良将军也闻讯赶来,当场表示:听了歌曲,非常,深感对不起东北的父老乡亲,我同大家完全站在一起,要求放弃内战,一致对外,打回老家去!一周之内,我将用事实回答你们!…………三天之后,发生了西安事变。
另一方面,蒋介石调张学良的东北军到西北剿灭红军。但一开始就打了两次大败仗,损失了两个师。蒋介石已经下决心调三十万中央嫡系部队到西北“进剿”红军,东北军、西北军如继续作战不力,将调往福建、安徽。…………张学良向蒋介石苦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都遭到了。
12月11日晚,蒋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晚宴,席间,蒋宣布了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
12月12日晨5时,张杨发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介石,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十七军还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军政,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改组南京、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上海的爱国。全国一切犯。。保障人民一切。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议。
南京中央于当晚十一点半,召开中常会及中央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会议最后决定剿抚并用,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为陕甘宣抚人。
当时的形势相当复杂。内的亲日派,甚至准备轰炸西安,全面内战。宋美龄担心蒋介石安全,由端纳陪同,乘飞机来到西安。同志也来到西安,参与协商、谈判。
12月22日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一起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谈。12月23日,会谈达成六项协议。蒋介石口头答应,但不签字,以“人格”作。张学良决定蒋介石,并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12月25日下午,蒋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当日抵洛阳。离开西安前,张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西安事变,促成了停止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的热情和信心,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从民族出发,发动西安事变,功在人民,功在千秋。
至今有人把发动西安事变看作是张学良将军的重大,说什么西安事变差点全面内战。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蒋介石继续扩大内战,围剿红军,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张学良在贵阳市麒麟洞,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于是在1942年2月把张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朗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1959年,蒋介石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张学良在台北郊区新建了自己的住宅。1995年,张学良从移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但是,尽管五十四年的和幽居,张学良将军仍然认为发动西安事变是的行动。他说:“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但是依照我的,我没有做错!”
对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后来他曾表示:他兵谏的最主要原因是:蒋介石抗日统一战线的提议,继续“先安内后攘外”的线,继续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完全不顾当时东北领土的沦陷,而张学良认为应该立刻停止“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政策,枪口应该一致对外。
张学良劝蒋说:杀不绝,剿不完,蒋回问:为什么?张学良说:“我们没有老百姓支持我们,有老百姓支持,所以剿不完。”,另外张学良说起万里长征的事情,对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人,(这个部队)谁能带?谁能把部队带成这样子,都跟你走?人不都带没了?”,东北军与红军刚一交手,就损失了2个师,2名师长阵亡,这些都足以证明的能力。但蒋介石听不进去,蒋介石认为已到强弩之末。而实际上后来也有不少历史学家通过资料查证发现,当时的延安并不像蒋介石想象的那么好打;而当时东北军的将士早已厌倦内战,受到学生的激励,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更加希望抗日收回东北失地,回归故土,完全没有继续打内战的意愿;当时蒋介石决定用武力方式去西安的大学生,张学良为学生求情,当被蒋介石,蒋介石要用机关枪来学生。蒋介石的这个答复激怒了张学良,为爱国学生的生命安全,盛怒之下的张学良认为兵谏必须立刻执行。
重获以后,张学良曾经表示,当时的东北军已经成为他的包袱,他想要么带着东北军去抗日,回到东北,要么蒋介石调他去做别的。但蒋介石却要他剿共。张学良曾经向,劝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遭到蒋介石。
还有几件事也可以说明张学良将军的线月,就是张学良被的第十个年头,他被蒋介石转移至台北,接替刘乙光张学良的张严佛,从重庆来到台北新竹井上温泉,在与张学良的交谈中,涉及“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又一次表示:“为了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
1954年在“西安事变”后的第18个年头,蒋介石召见了张学良,让他在晚年总结历史,撰写《西安事变录》(《》),当时张学良和赵一荻有一段对话,张学良很严肃地说:“自古以来写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帝王意志,无论曲直,,以博君主欢心;另一种呢,就是杨刚那种人,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纵使砍头也要历史的真实。我当然要作杨刚,否则十年、百年之后人们来看‘西安兵谏’,岂不要掉入一个大泥潭。”夫人赵一荻听后感叹道:“我说汉卿啊汉卿,你这个刚直的脾气看来是没法改了。”“是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张学良笑着说。这份《》写成后,蒋介石感到很失望,也感到恼怒,扬着《》手稿气咻咻地对蒋经国道:“怎么张汉卿到现在还这样说?”
在长达五十四年的、幽居生活中,张学良将军一直心系东北,心系。1984年6月,受张学良委托,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利用从到谈商务的机会,特地看望吕正操,并介绍张学良的情况。
1989年11月26日,张学良给居住在上海的杜重远夫人侯御之复信:“御之夫人惠鉴:11月10日来信及照片8张俱已收到,我十分欣慰。你辛苦抚养子女,仲(重)远有知,当已含笑地下也。我也为你骄傲。我目力衰退,书写费力,恕不多写,愿祝福你!”
1990年5月末,张学良书寄吕正操《谒延平词旧作》。6月3日,是张学良90华诞。5月30日,特电祝贺。
1991年1月5日,为纽约东北刊题主导:“读物思乡”。2月7日,张学良给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德良和周毅复信:德良、毅二乡弟:来信寄来的《东北军史》和《张学良将军诗词注释》已收到,谢谢。余老矣,恕目不佳,不能多写,写字相当困难,请原谅。愿祝福!又为张德良、周毅两位教师亲笔题写:“爱人如己”。2月16日,张学良复函沈阳张学良陈列馆:“敬启者,兹收到《张学良将军》共五册,十分感谢,专此万事如意。”3月29日,原秘书长、代校长宁恩承从美国给阎宝航女儿、上海申大集团董事长阎明光传来消息:“汉公亟愿见见你和明复,谈玉衡(阎宝航,字玉衡)基金会和统一问题,请办理来美手续,早日相晤。”
这是来自江苏江阴一个叫张静华的17岁的农家少女写给张学良的信:“张爷爷!你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从小到现在,哪怕到将来,当我刚懂事的时候,我爸爸便给我讲你的故事。说你是一个真正的东北汉子。想当年,你爱国忧民。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勋,……………爷爷,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聚一聚,让我们举标同庆》?我想,大概不会太远了吧?”张学良忍不住激动,提笔为张静华复信:“静华小妹妹:你的信和相片全收到了。你很关心我们,谢谢你。随信附上近照一张,以慰情怀。愿祝福您!”
1992年7月12日,在逝世。张学良得知后,委托张闾蘅向设在西花厅的灵堂花篮。花篮的绸带上写著:“邓大姐颖超千古
1992年9月11日,张学良在台北北寓所首次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只要时机成熟,国家一定能统一,希望国共两党第三次谈判早日实现”。10月,张学良收到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院长王盛烈教授题赠的“关东秋爽,故乡明月”字幅和几位著名画家合作的《青松梅鹤图》,赞赏不已。他接受了担任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聘书并留影。11月13日,张捷迁教授为复校奔波于海峡两岸。是日,张捷迁受托将的聘书送呈张学良。张欣然同意担任刚复校的名誉校长和名誉董事长。
1993年3月8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复校。新的校名,由张学良题写。4月19日《文汇报》记者采访张学良。4月,张学良去台北中山堂观看京剧团的演出。7月,耿其昌、李维康夫妇等赴台演出,与张学良将军欢聚八次之多。
1995年3月26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的周毅、连军、常景兴、赵双城到夏威夷拜见张学良。6月1日,党委蒋仲乐和校长赫冀成到夏威夷拜见张学良。1996年6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异常兴奋地度过95岁寿辰。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于魁智率该院琴师华、鼓师苏广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祝贺张学良95岁寿辰,并赠送用中国京剧脸谱精心绘制的大幅“寿字图”。
1998年1月,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张友坤教授赴美拜会了张学良将军,赠送《张学良年谱》,转交了亲属、故旧托带信件和新年贺卡。6月,《开国》作者王朝柱、张学良之侄张鹏举和外甥女王秦等到夏威夷给张学良贺98岁华诞。
1999年6月,沈阳采访组赵杰等赴美采访张学良。12月25日,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赵双城赴美拜访张学良,并赠送“中华世纪宝鼎”。
2000年(张学良时年100岁)。3月12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张德良、副会长王维凡、秘书长周毅到夏威夷拜见张学良并合影留念。
同志曾致信张学良将军,欢迎将军回来看看。张学良在复电中说:寄居,无时无刻不有怀乡之感,良一有机会,必将重踏故土,……………………。
曾经采访张学良三年之久的郭冠英,最近在凤凰网上回答记者提问:“您是怎么理解他其实是一心怀念故土的,但是没有回来,您是怎么理解的这种行为?”郭冠英说:他的最后一任的特勤组长李振元跟我说,张先生是很想回去的,我们都买好了三张机票,我也买了一张,本来我们要去的,后来一些阴错阳差就没有去。有一天夜里,张学良去拿夜壶,没小心摔下去了,旁边有一个茶几有个桌角,摔到脑袋,过两三天脑充血,开了刀,救过来了,但是脑筋就更坏了,这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这时候赵四小姐也不希望先生回到那边去。……………………
郭冠英又说:张学良在夏威夷的时候,一个他从新竹带来的客家人给张学良推轮椅到海边去。经过夏威夷街道的时候,张先生突然对推轮椅的客家人说:我要到那边去!…………那个推轮椅的人以为张先生要到马那边去,就说:我们到有红绿灯的地方过马到那边去,…………张先生说不!不是!我要过去!到对面去!这时推轮椅的人才明白张先生是说要回东北去,…………可见张学良将军有着很深的怀乡之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重踏故土”,这也是深深的遗憾吧!
“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单位。我们参观那天,虽然不是假日,但是游人如织。大家都抱着的心情,来瞻仰张学良将军的故居和生平事迹。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是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为民的一生。他虽然未能重回故土,但是,却永远活在中国人民、东北人民的心中。任何人,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在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默默地祝愿:安息吧!张学良将军!你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