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李氏发展史上的六个主要节点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6-2-27 18:26:36 人气: 来源:

  据此可知,李姓的得姓始祖是商末周初的李利贞,发源地在今河南鹿邑县,他的11世孙就是李耳,的直系李崇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玑为赵珺李氏的始祖,陇西和赵珺是李氏最著名的两个郡望,此后天下李姓均由此分衍而出。姓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唐代为提高陇西李氏的地位,尊奉李耳为祖先,使作为李姓鼻祖的地位得以确立。作为学派的创始人,其所著《经》,精深,成为中国元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的飞升之地在狄道(今临洮)。天下李姓祖乃,根在鹿邑。自以后,自春秋战国起,李姓始从鹿邑播迁四方。

  李氏的郡望在陇西,近年来,李氏亲纷纷到甘肃陇西寻根祭祖。李姓的众多分支由陇西分衍而来的。史载李耳之子李,在魏国任将军,其子李同到赵国做官,官至大将军,其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被封为赵国阳安君,其子李云、李恪(ke),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做官,任太子太傅,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任御史大夫,有四子:崇、辨、昭玑。长子李崇居陇西(治所今甘肃陇西县),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居赵珺(治所在今市西南)开创赵珺房,这是李氏族最大的两个支派。

  陇西李氏因唐国公李渊、唐太李世民诏令天下共推李氏郡望为陇西,且封功臣武将广赐李姓。此后,唐朝皇族子孙繁盛,出现了“天下李姓出陇西”、“言李者必称陇西”之说,后又衍生出京兆等地李氏。

  由于唐代数百年的繁荣强大,李氏作为国姓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李白诗云:“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唐代建都于长安,这里是李氏急剧膨胀的策源地。唐朝自618年建立至907年,共历24帝290年,一直定都于长安,李世民修《氏族志》,以御定志书的形式确定了陇西李氏至高无上的地位,李氏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特殊的社会地位,使李氏人口的增值呈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唐高祖李渊生22子,分为15房;唐太李世民有14子;唐玄李隆基有23子。据《书》记载,唐朝室定著39房,另外,陇西李氏有宰相10人,赵珺宰相有17人,这些宰相子孙繁衍,使李氏人口得以扩充。

  唐末由于战争、斗争,唐室室和近族开始大规模南迁,使李氏空间又得到极大的扩张。唐代奠定的李氏大局,经过数百年的分衍发展,终于形成今天遍布全球的中华第一大姓,可以说,李氏繁荣于西安。

  唐初(637年),唐高祖第22子李元祥10岁被封为“闽越江王”,入闽,李元祥35岁到永安大湖坑源开基,成为永安李氏的开派之祖。世系歌云:入闽一世讳元祥,高祖分封号江王;二世皎公武阳王,任袭原爵姓名扬;三世祖业遭武危,逃难泉州德教乡……此是旧谱遗传者,陇西源流一脉通。北宋末年,李氏涌现了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李纲,为抗金英雄。其子李孟,孙子李珠迁居汀州宁化县石壁村,生五子,以金、木、水、火、土为号,唯李火德一枝独显,成为闽台李氏族人的祖先。李火德系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73世裔孙,出自“陇西房”,是李元祥的后代。他有“螃蟹游湖”之传说,凡子孙后代外出创业必发达,果然移居海外的李氏富豪多出自李火德一系门下。因此李火德被称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世祖”,或“陇西入闽粤始祖”。福建上杭李火德祠已成为南方各省和海外李氏寻根问祖的大本营。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东北方向10公里远的珠玑镇,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与历史上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乡同样出名,是南迁移民中源流最明确、聚集最集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移民集散地。广东的李氏人群大都从珠玑巷迁移过去的。珠玑巷被视为古代中原南迁李氏族人的桑梓之乡、祖居聚处,发祥圣地。2006年建有珠玑巷李氏大祠,刻有楹联:“耳公垂万福,陇水润千枝”,正面、背面红匾刻有“根系华夏”、“叶茂全球”的金字。

  数千年来,李氏族瓜瓞(die)绵长,根深叶茂。千古一系,一脉相承,源出陇西。

  (顾鸿飞 张爱平 整理)

  作者:梁峡林马逸群

  (来源:甘肃法制报)

推荐:

关键词:历史上的李姓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