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成纪 李氏崛起成纪县始建时间最迟当在汉初。初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6年)属天水郡。《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十五年,黄龙见成纪。”汉文帝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又南朝宋郭仲产《秦州地记》载:“成纪县有石臼,故名天水郡。”亦说明成纪县建制早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6年)的天水郡。故《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清人吴卓信在《汉书地理志补注》中有考证:“成纪属天水,不属陇西。天水郡,武帝所置,汉初盖属陇西也。”
据《书室世系上》,西汉时期,家居陇西狄道东川的李仲翔之孙李尚任成纪令,遂举家迁于成纪,成为成纪李氏的始祖。《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李广“故槐里,徙成纪”,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即是李尚之子。陇西成纪李氏因李广而成为陇右名门望族。两千多年来,成纪李氏这一支发展壮大,名人辈出,其世绩和名望远远超过了狄道李氏。成纪县治位于小坑川,即今秦安县西北显亲河流域一带。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迁秦州城于成纪县敬亲川,成纪县亦徙新城,此城位于今叶堡乡金城村。宋初,成纪县南迁至秦州。千余年间,陇西成纪李氏在秦安县西北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李氏文化。
李白故里 以字名乡中华29年(1940年),秦安县实施新县制,裁撤区署,设乡镇公所。全县共设23个乡镇,以李白的字“太白”命名的乡就是其中之一。太白乡位于秦安县西北,乡公所设在太平镇(今王铺乡郭家集),下辖8保96甲。在此设太白乡,抑或这里就是李白故里?一则此地李姓人较多,清代进士、湖南湘阴县知县李蓉镜就是第3保所辖的李家河村人。李白有出人头地者,将此地以太白命名,用以纪念李白,光耀祖,这是很自然的事。二则陇西成纪位于秦安县西北,乃史家一致的看法。而陇西成纪是李白的祖籍,将秦安县西北部一带命名为太白乡再也合适不过了。
寻根问祖 代代不息李广一支在陇西成纪枝繁叶茂,后世因作官迁徙于全国各地,但无论他们生在何处,葬于何地,墓志铭上均作陇西成纪人,显示出了浓厚的寻根情结。千百年来,有些李氏甚至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成纪探望或定居。东汉时期,就有李氏来成纪定居。据唐张元勿《维唐故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东汉治书御史李楷的两个儿子“流寓陇西成纪,而子孙因其家焉”。唐代大诗人李白是陇西成纪人,曾如此:“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据今人何树瀛在《李白考谜》一书中考证,李白父母定居陇西成纪而生李白,李白后来曾五次赴陇西成纪探家。李白的名字不仅光照整个中国文坛,而且使成纪李氏的名望又一次得到提高。
据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李白祖先“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散落,隐姓易名。”可见,隋末居于陇西成纪的李姓族人因此受到,他乡。据家谱记载,秦安的李姓大部分都是自元代以后迁徙到秦安的。古人对郡望非常重视和讲究,这些李姓人冲着他们是陇西成纪郡望,是李广、李白的一支,来到秦安。但成纪历经战火兵燹,故地已不可复识,于是他们选择了槐树庙、槐川、槐里等村落定居了下来。因为《史记》中记载的李广故里就在槐里,槐里本在今陕西兴平,李广的祖先从槐里迁成纪时,便将槐里这个地名也带到了成纪。这就是现在秦安县槐树庙、槐川、槐里等村一带李姓比较集中的缘故。槐树庙位于郭嘉镇境内,明嘉靖《秦安志》中已有此村名。据《秦安崇新里四甲合户碑》记载,明末清初,李氏始祖从安定(今定西市安定区)麻子川迁移到郭嘉镇,生三子,分别居住在槐树庙、李家河(今属王铺乡)、郭嘉镇。据世代口头相传,秦安县西北郭嘉镇、王铺乡一带的李姓分为又九家、上四家、宛平家、考城家等几个房派,各房派内至今互不通婚。以又九家人口最多,分布在18个村庄,有“又九18庄”之说。
李氏祏(祠)占地约两亩有余,现存三间正堂一座,照壁一座,后门一座,甬道和房屋基址轮廓清晰可见。照壁后有古柏两株,枝繁叶茂(现为文物树)。遗存正堂屋为单檐无廊硬山建筑,上布板瓦,四檩八柱土木结构,内外柱各四。前檐柱上置单斗拱共7组,斗间装饰透雕暗八仙、文房四宝、福寿卷草纹等装饰木雕,风格繁缕精致。设置中门和左右侧门共8扇,门格透雕缠枝菊花、夔龙、兵器等图案。其中左右侧门皆已毁损,现为其他古建筑门扇搭配。右前檐角墙壁塌毁,以旧木板遮挡,不蔽风日。砖雕照壁保存完好,虽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新鲜如故,照壁整体长约8米,高约3米,由主壁和左右侧壁构成,呈山字形,顶覆以板瓦、筒瓦,起正脊,照壁两侧为叠砌砖柱。正面由六角形图案组成,正中雕刻牡丹锦鸡图,刻工深峻流畅,形态逼真美观,设色尚存,典雅秀丽。四角饰以卷草纹,对称和谐。正面左、右、下以矩形格装饰,上部8个矩形格深雕暗八仙图案。主照壁上为砖雕垂柱、斗拱、枋头,共有四垂柱八斗拱,又转角处左右各置一斗三拱,其间共饰三层雕花,垂柱间雕缠枝图案,斗间饰两层卷草纹。工艺细腻精美,丰富但不繁杂。垂花柱完整保存者仅剩一个,其余三个下端损毁。斗拱上以圆雕桁梁,上又置三层砖。转角处翘起飞檐,灵动有趣。照壁背面以正方形砖组成菱形图案。后门也保存完好,门额上刻“李氏祏”四字。门外甬道由碎石铺成,保存亦完好。正门早年被拆除,但两侧女墙犹存,古韵悠然。
李氏祏(祠)在上世纪80年代保存还较为完整,大门前原有照壁一面,照壁前为雨子坑(又称大涝坝),常年蓄水,芦苇茂盛,老柳环绕,数百年古柳根部露出地面,人们常坐于其上纳凉休憩,另有巨大椿、楸等树,绿荫遮天蔽日,鸟鸣其间,风景清幽,令人神清气爽。主建筑祠堂正屋前旧有抱厦三间,建于青石台上,基址今隐约可见,现存正屋檐下有滴水石槽,为正屋与抱厦所共用。祠分前、中、后三院,前院空旷,中院后院左右皆有厢房。正门在今照壁之前,较为雄伟,门前有石台拾级而上。大门内至前院左右各有月门通于院内。每逢祭祀日,普通村民跪祭于此。前院至二院中设有门,具体规制待考,左右有厢房。三院即今正屋院落,有正屋、抱厦,左右厢房,祠堂正殿至大门外以青石铺成甬道。祠堂的设计布置严格依照法观念,依山脉中线对称布置,内供祖先牌位,逢年过节,以及先祖祀日,均由族长主持祭祀。村内有人亡故,常于祠堂停灵设帐,灵柩在后门出入,旧时,后门旁又设一偏门,以便少亡灵柩出入。时,祠堂内设私塾、学校,解放后为朱湾小学占用。后来,两侧厢房逐年拆建为学生教室,但祠堂的整体布局规模依然可辨。
朱湾村为传统农耕村落,村民户数大致保持在30户左右。村落以家族为组织,整体布局也以家族布置,旧时村口大道边设有大总门,为入村的唯一道,总门左右各有数百年老柳树站如护卫,又有拴马桩等,无论何等身份的村民,至总门,均要下马庄重而行。入村道以青石板铺就,缝间青草凄凄,诗意盎然。此段有打麦场、碾米场等公共生产活动场所。沿坡而上,村中又设有中总门,总门今仍存,但已废弃不用。再上,有上总门,全村共三道总门,组成一个巨大封闭的庭院,俨然是农耕文明传统村落的一个缩影。朱湾村李氏祏(祠)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但透过斑驳风蚀的题字、古色古香的门窗和玲珑精美的雕刻,我们仍能感受到祠堂昔日的辉煌和荣耀。目前,李氏祏(祠)已成危房,为了成纪李氏文化,打造国内外成纪李氏寻根祭祖,深度开发秦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修复李氏祏(祠)迫在眉睫。(秦安县志办 王广林)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