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日报道,市政协经过数月调研形成的一份“关于历史名人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案”,系统整理南京历史名人资源,通过人物雕塑等方式予以公开展示。这份案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目前我市已成立专门小组予以推进。
有心人也许还记得,早在去年3月底,本报就以《让历史名人从“草”变成“宝”》为题关注此事。据报道披露,南京历史名人超过2000人,众所周知的超200人,但由于名人扎堆反而造成了“出头难”。针对这种现状,有政协委员提出三策:名人雕塑站起来,名人故事讲出来,名人故居亮出来,让历史名人“活起来”。时隔近一年,这项工作已进入推进阶段,令人欣慰和期待。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这个说法,历史名人就是“城市的眼睛”,是我们观察和了解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物化的历史名人信息,我们可以认知城市的昨天,品读城市的内涵,感受城市的重量,在情感、心理和层面建立个人与城市的关联。只要展示得当,历史名人完全可以成为城市形象的“点睛之笔”,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含量与艺术品位增辉添色。
位于新街口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堪称一个范例。在四时变化的光阴流转中,在晨昏交替的光影转换中,孙中山先生持杖而立,深情地凝望着这座城市。这尊铜像,彰显着南京城市的厚重历史,让南来北往的人们一下子记住南京,也让南京市民油然而生爱国、爱乡的情怀。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年因城建之需迁走铜像后,人们一直期待并呼吁早日回迁先生铜像的原因。在许多人眼里,伟人孙中山已经成为南京这座之都的灵魂和标志。
类似这样的历史名人展示,在南京毕竟还不够多、不够精。正如有政协委员指出,终老金陵的宋代家、文学家王安石,其故居半山园对于广大而言,一向只闻其名,不见其“身”;清代的著名文学家袁枚长期活动在南京,但至今没有什么纪念处;魏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位于清凉山附近的故居,目前只留下“小卷阿”门额和魏源亲手植下的两株蜡梅中的一株这样的现状,与南京打造独具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当然还有一定差距。
放眼全国,众多城市近年来争相打出“历史名人牌”,在历史名人文化上推出手笔。单是在为名人造像上,广东广州和中山、江西抚州、浙江温州、宁波和嘉兴、江苏苏州、湖北武汉、山东济南、等多地已经建成或正在酝酿建设单体、群体的名人雕塑,凸显城市人文气息和文化含量,无论是在统筹规划还是具体实施上,都给我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案例。现在,南京的历史名人展示正在稳步、审慎推进中,我们期待着藉此能够整合全市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为城市留下更多“点睛之笔”。
正在全面建设中的4号线一期工程,西起龙江站,东至仙林湖站,是一条东西客流的主干道,贯穿主城、仙林副城和江北副城,对缓解东、西及主城交通拥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通后将与1号线、2号线、3号线直接构筑南京市城市中心城区“井”字形地铁网架,相当于城市快速内环一样的地铁快速线网。[详细]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