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10时,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研究员彭玉龙和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工作教研部中央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解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大校,研究员彭玉龙大校,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工作教研部中央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大校。请大家向大家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请张从田大校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军担负正面战场的正规作战,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策应的两个战场。这种特殊的战争形态,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
两个战场的形成,关键在于敌后战场的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队处于战略防御,正面战场自然形成。中国实行战略创新,领导人民军队大胆深入日军占领区,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敌后抗日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并赢得最后胜利的基础。
不同的战略指导,导致两个战场主次地位的变化。全国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起着主战场的作用。但随着战争的推延和日军侵华政略策略的变化,者消极避战的趋势日益明显,正面战场的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发生了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引起国内外的。而中国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有效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并成为对日的战略,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主题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大家知道,包括中国抗日战争在内的世界反战争,是人类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战争的序幕。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对外侵略的第一把战火。中国人民高举反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战争的序幕。
第二,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以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抗战,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战场。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三,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军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中国还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斗争。
第四,中国积极和推动了世界反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不但界东方率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建立国际反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彻底打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前,我们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这场解放战争中,我们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始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关键和决定性条件。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率先举起抗日的大旗,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就提出了要“工农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且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抗战胜利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制定并执行全民族的全面抗战线,号召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动员和组织起来,实现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激发各阶层人民都投入到抗日的当中来,使之成为战争之伟力,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
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提出了一整套的战略战术,深入敌后广泛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上升到了战略地位,成为对敌作战的主要形式,彰显了巨大的战争威力,这是我们赢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所在。
中国首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全国各党、、各派、各军等,以及广大人民一起,共同了团结抗战的大局。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
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力地表明,中国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坚定、最忠诚、最勇敢、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中国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团结领导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史实和科学的结论。
中央人民记者:我的问题是,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请问有哪些经验可以使我们后人铭记?谢谢。
秦利:在这场伟大的民族抗日斗争中,我们积累了非常宝贵、丰富的经验。关于这个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归纳总结。我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一直战斗在抗日的最前沿,它抗战、团结抗战、抗战到底的决心始终没有。所以我们讲,中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它是团结最广大人民抗战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一条。
第二,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的战争下,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强敌、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有力的支撑。
第三,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种力量都团结了起来,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日的怒潮。我想这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统一战线。
第四,层面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在抗战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从而汇聚起了气势磅礴的抗战力量,使得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表现的更强烈、更广泛、更持久和更具战斗性。我想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从经验的角度理解,我想还应该有一条,这就是世界爱好和平和的国家以及人民,在面临,面临战争的时候,爱好和平和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团结起来,来战胜,取得二战,取得抗战的胜利,我想这是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我想请问一直有说法说日本战败的原因是因为苏联出兵远东和美国在日本投放了,想请问各位专家怎么看待这种说法?谢谢。
彭玉龙: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也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抗战结束后,在重庆有一次庆祝胜利的联欢会上,据说有一个人出了一个灯谜。谜面就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谜底是打四个中国古人的名字。当时他们有人就说,一个就是叫屈原,意思就是日本是于美国的。还有一个就是苏武,意思是由于苏联出兵远东,日本才投降。还有一个是蒋干,意思是蒋介石领着干的。还有一个就是共工,这就是说,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战的结果。
我的看法,上述几种说法都没有看清这场战争的实质,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侵略的主战场。美国的、苏联的出兵都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进程,但这些都是外因。从来都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而非相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分工合作,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陷敌于两面夹击的战场态势。中国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这是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唯一正确的抗战指导纲领,它直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这场大规模侵略战争的死穴,那就是对武器装备以及作战技能都占优势的日本侵略军来讲,它最担心的就是在中国战场上寻找不到决战的机会,消耗不掉中队的主力,从而使得战争地拖延下去。中国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持久抗战,岛国寡民的日本根本承受不起这长期巨大的战争消耗,注定最终失败。所以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力量。
同时刚才你们那位记者同志也提到一个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屈原、苏武,在打败日本中间,美国和苏联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我这里提供一个数据供大家参考。大家知道,中国抗日战争主战场在中国,美国主要在太平洋战场。咱们中国在抗日战争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抗战结束的时候,日军向中国投降的是128.3万人,这128.3万人是当时日军在海外总兵力的一半。我们中民伤亡在3500万以上,咱们中人伤亡在400万以上。当然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战争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共歼灭日军109.3万人,俘虏日军10万余人。美军伤亡115万余人。苏联也为最终打败日本作出了贡献。远东战争中,苏军是歼灭日军约70万人,其中击毙日军8.3万人,俘虏日军60.9万人,苏军伤亡是3.2万人。谢谢大家。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我们举行完这一次抗战纪念之后,如何继承和保持这份抗战?比如说会不会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会有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张从田:我个人的理解,抗战纪念活动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12个字的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四个字把我们纪念抗战的目的和主题已经说得比较明确了。那就是抗战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记忆。我们纪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回忆历史,而且应该是从历史当中能够汲取一种教训,能够进行一种思考,从中汲取我们继续前行的这样一种力量。这无论对哪个层面,应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借鉴。
中国的这种教育当中,自始至终都十分注意这样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抗战的历史、抗战的胜利、抗战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一种集中的体现。我想,这样一种活动,这样一种纪念,手掌纹路图解这样一种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谢谢大家。
中评社记者:我想问彭玉龙老师,在二战期间,中国推动了世界反统一战线的成立,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共同组成了反同盟,并且在缅甸等战场展开了反的共同作战。我想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对这段历史的相关研究情况。谢谢。
彭玉龙:看来这位记者对这个还是有很深入的研究,掌握得也比较全面。现在目前来讲,对于咱们界反统一战线,就是我们的盟国之间,这个历史的研究,在90年代的时候,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军事科学院已经专门写出了一套5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在这个方面,作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特别是最近我看到武汉大学的前副校长胡德坤老师最近出版了一本8卷本的专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同盟国之间合作的问题,这个书我可以推荐,写得非常有质量,可以推荐给你看一看。谢谢。
主持人:今天的记者会就到这里,谢谢三位嘉宾,谢谢各位记者。欢迎大家后天8月31日继续出席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会。再见!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