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历史档案解密:旧时衙门的颈枷

类别:军事历史 日期:2018-6-27 4:33:35 人气: 来源:

  指古代进行拷讯、罪犯和执行肉刑时使用的器械,使者在上受到极大的痛苦与。中国古代的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国内或国外,古代的种类都很多,而且有针对手足、头颈、腰背等不同部位的,还有性的和专对女性用的。

  传说奴隶制早期,“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汉书刑法志》)。斧钺、刀、锯、钻、凿、鞭、杖等都是当时的。据出土实物、甲骨文以及古文献的记载,商、周时代已有专用于罪犯的桎、、梏等。“梏”用以扣手;“桎”用以扣足;“”用以扣双手。殷墟小屯出土的陶俑手腕上都带有枷铐,男俑手扣在身后,女俑扣在身前。《周礼秋官掌囚》载:“凡囚者,上罪梏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中国古代的刑罚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归为五类。隋以前的五刑为;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前四种为肉刑。汉文帝始议除肉刑,至隋文章制《开皇律》,基本上以五刑笞刑、杖别、徒刑、流刑、死刑取代了旧五刑,以身体刑(又称痛苦刑)取代了肉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自刑、身体刑,基本上属于法律的正刑,而实际上法外施刑的情况非常普遍,施刑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五花八门,十分。

  早在唐以前,就已有了拘束行动的,后出现颈枷。由最原始的树杈夹脖子演化而来,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传说三皇五帝时,有一个长的牛头人身的人名叫蚩尤,他一手执戈,一手执剑。传说是天上的刑神《.大荒西经》载,在一个称为宋山的地方,黄帝在这个地方与蚩尤神大战并俘获了蚩尤神,在处死前将蚩尤的脖子上戴的枷板丢弃在这座山上,不久这座山都长满了枫树,这种枫树的木头被人用来做枷板,干湿不裂,非常坚挺耐磨,从那以后历代朝廷做枷板都用此地的枫木。

  枷是古代套在脖子上的。起源于商、周之际的梏的变种,梏用圆木夹脖子形成的夹具,发展为由两块木板合成的枷。枷一开始出现时就有人制造了一枷夹两人的情况,同时受打谷农具的而名为枷,始于晋代,沿用到清代,达一千五百年之久,在这样长的历史中,规格、重量、样式不断变化,时重时轻,时大时小。也有利用枷的功能分别在手上、脚上,更多的还是以枷脖子为主,从材质看,除了以木头为主外,出现过用铸铁枷,皮革枷等,也有用绳子配置的。一般木枷由一个人戴,也有一枷戴两人的,还有一枷戴三个人的现象。重用枷的首推北魏孝文帝,提出对枷的使用必须对谋逆大罪且有的。

  枷有种种,唐代来俊臣发明了“十号大枷”即一号枷为“定百脉”;二号枷为“喘不得”;三号枷为“突地吼”;四号枷为“著即承”;五号枷为“失魂胆”;六号枷为“实同反”;七号枷为“反是实”;八号枷为“死猪愁”;九号枷为“求即死”;十号枷为“求破家”。《旧唐书.敬羽传》载,敬羽做大枷百斤之重,戴上后负重不起,抬不起身子而就地即闷死。隋唐时代以前木枷有一枷枷两人,宋代还有专门写明姓名及的一边短一边长的枷称为长板枷,还有一种叫毕尾榆的大长枷,其枷长八尺余,隋唐以后各代普遍使用木枷,枷的尺寸重量各异,有的称盘枷四周无角,方便的饮食,有的配有铁叶钉在枷板上。大多数为方枷、长枷。枷《唐六典》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历朝枷的尺寸,大体相类似。元代枷大小差不多,枷重二十五斤,徒流罪犯的枷重二十斤,杖罪枷重是十五斤,均用枫木制作。并分别在枷上刻明长宽、尺寸和重量。明代的木枷花样繁多,宦官刘瑾的为了拷讯,增加木枷的重量为一百五十斤,甚至更重些,者几乎活不成。

  北魏时有一种重枷,戴枷后胸前挂上石头站立,这是后世立枷雏形。立枷为明代正式创制,清代称之为站笼,也就是后人称为的木笼,直立于木笼之内,顶部安木枷,套在的脖子上,往往数日就会在立枷里死掉,更有甚者在囚犯脚下垫砖,使囚犯脚不能着地,刑吏他时将砖搬掉囚犯如同上吊一样即刻丧命,据说为明神时刘瑾所创,锦衣卫经常使用它。有人上奏请求废除,不听,到魏忠贤时大枷多有出现,元代的史料里记述了战俘用的是树杈枷,原因是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战俘,木枷少,临时使用树杈代替木枷。按明代“狱具图”,“枷长五尺五寸,共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枷重为三十五斤,与唐代相似。枷,本是用来囚犯的。明代时在应受的戴枷的刑罚之外还要加上枷号刑,这种刑罚即将木枷夹在的脖子上,并在之下。有的为招人来看,派卒吏鸣锣开道。

关键词:历史解密档案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