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新史学的视角旧史学的基础——读新版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有感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8-5-9 1:37:23 人气: 来源: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史记》、《资治通鉴》,还是现当代范文澜版和蔡美彪版的《中国通史》,通史类的著作可谓是层出不穷;然而这些著作往往都遵循线性的叙事逻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历史上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史记》的纪传体是一个例外,但仍是线性叙事逻辑),少有新意。

  这些著作对“通史”这一写作体裁的理解,大多相对于断代史而言,强调其在叙述范围上的长时段特点。然而对于“通史”这一词汇背后通透古今、综合博览层面的含义,个人认为则领会不足。相比之下,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中国通史》,从写作形式、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等各个层面,都称得上与“通史”这一名称名实相符。这常难能可贵的。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一般通史都是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来划分章节,比如先秦时期一章、两汉一章、三国魏晋一章等,而吕著的结构则颇有新意。他将本书分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史这上下两编。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被归在史的下编之中;而在文化史的上编里,则按照婚姻、政体、阶级、财产、官制、赋税、教等,划分为十八个条目,分别加以综述。

  可以看出,吕思勉眼中的“文化史”,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即不只限于语言、文学、艺术等产品,而是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产品的总和。从这十八个条目来看,涵盖社会(婚姻、族制)、(政体、阶级)、经济(赋税、财产)、文化(语文、学术、教,注:此处“文化”为狭义上的文化)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注重文化综述,且在史学论述中引入社会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方式,跟同时代的法国年鉴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吕思勉的这本书问世于抗战时期的上海,而法国的年鉴学派也不过1929年才诞生(以这一年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创办《经济社会史年鉴》为标志),到上世纪40年代才宣告正式形成,因而从史学观念和视野上来说,吕先生的这种尝试,跟史学同行相比可谓毫不落后。

  本书文化史的上编里,有一章名为“阶级”,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对吕思勉史学观念的影响。尽管如此,吕思勉远远称不上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他注重文化分析,并且把文化史论述放在史论述之前的做法来看,倒不如说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对吕思勉的影响可能更大。韦伯在《伦理与资本主义》、《儒教与》等论著中,所展现出的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正向作用的思,跟吕思勉这本书里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梁启超先生在《新史学》一文中,指出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四大弊端和两大不足,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和“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对照梁启超的这些,可以发现,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简直就是梁氏所谓“新史学”的完美代言者。

  吕著的史部分少有帝王将相事迹的论述,而注重国家制度演化变迁的分析;少有历史事件的流水账式记述,而注重这些事件背后的、文化逻辑分析;少有过分纠缠于个人事迹的介绍,而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变迁;而在论述方式和论述形式上,吕著史论结合的综述式分析和文化、上下两编、分章串讲的形式,都可谓是极大的创新。

  吕著在视角、内容、写法等方面呈现出的种种特点,仿佛都是针对梁启超先生上述所作出的回应。如果说梁先生的文章给出了新史学的基本观念的话,那么吕先生的《中国通史》,就是把这种观念变成了现实。

  尽管吕先生这本书深受种种新史学观念的影响,但他并非就将中国传统史学弃之如敝屣;相反,这本《中国通史》里对各种中国传统史学典籍的旁征博引,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吕先生在义理、考据、辞章等方面的不俗,都可以看出传统史学训练对于吕先生的巨大帮助。

  本书前言里有着这样的介绍:“吕思勉先生治学勤苦,曾将《二十四史》过多遍,从头到尾都批注得密密麻麻。”没有这样的勤苦训练和厚积薄发,仅仅奢言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是很难成就《中国通史》这样一本凝练扎实、通透明了的大书的。蒋介石给胡适先生的挽联里这样写道:“新文化中旧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样的评价,个人认为,也完全可以用在吕思勉先生身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吕思勉先生能够跟陈垣、陈寅恪、钱穆三位先生一起,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严耕望先生语),绝对是实至名归。而我们今天,再来讨论他的这部代表作,也算是纪念这位史学前辈的最好方式。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