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新华网_频道_网群_涿州

类别:历史故事 日期:2016-2-19 15:42:18 人气: 来源: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常常使用一些成语。如: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人们就说他一鸣惊人;一个人为官,就说他两袖清风。恰当地运用成语,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成语一般都是从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或者在人们的口语中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形成定格下来的,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寥寥几个字,就能画龙点睛,是因为它们各自包含着一个富有、满含趣味的故事。有些成语是和我们涿州的历史名人有关的,下面就讲三个——

      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赵匡胤当的时候,有个名叫陶谷的人,在翰林院里当学士。这翰林学士是个有职的差事,就是秉承的旨意按照宰相的要求草拟文件公告而已。比如册立皇妃、分封皇子要由或朝廷发个文告,翰林学士就是充当这场合中的笔墨工具的。谁知这位陶学士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文笔高妙,才能出众,心里常想:我当个副宰相是绰绰有余的,翰林学士这个默默无闻又没的差事,朝廷怎会让我长期当下去呢?用不了多久,我也要入阁拜相了。他有了这种当大官的,或者说,他长了这种的野心以后,就总想出点风头,千方百计地表现自己的才能,甚至还自己的脑袋长得特别,是个带大官帽子的材料。他这样狂妄地表现自己,虽然得到不少人的,但毕竟还是起了作用,在整个翰林院里,他成了不可一世的拔尖人物了。这时候,他估摸着主观条件具备了,客官条件成熟了,伸手要官有资本了,就差赵匡胤的金口玉言了,只要皇上的龙头一点,当个丞相、尚书的没什么问题。于是他就托人去向宋太祖推荐。那人把陶谷的才能和德行大大得了一通。结果呢?赵匡胤不但没有点头,反而笑容满面地说了自己的看法。这位开国说:

      我听说翰林学士拟写文件,都是照抄过去的老文章,至多不过改改词句,这就是俗话说的依样画葫芦(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俗所谓依样画葫芦尔)!

      这位天子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就是认为陶谷这人没有多大才能,当让也就不提拔他当大官了。

      没有达到的目的,陶谷心中很不高兴,背地里骂皇上当然是免不了的,说不定连赵匡胤的故乡涿州也捎带着骂了。是文人就爱舞文弄墨,陶谷一肚子牢骚总得,于是他在自己住处的墙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有来须要做,

      才能用处不忧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

      年年依样画葫芦。

      后来,赵匡胤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这是陶谷怨他不重用人才,心里老大不高兴,一直也没有提拔他。

      赵匡胤的几句话,堵死了陶学士的之,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一句成语,就是依样画葫芦。这个成语和照葫芦画瓢一样,都指做事缺乏创造,只是摹仿别人。

      画饼充饥

      三国时魏国的卢毓,是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曹操北征柳城,途径卢植家乡涿郡时曾说:卢植名著海内,学位儒,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卢毓也以自己的才学得到过曹操的赞叹。曹操的儿子曹丕作以后,卢毓先后在魏作黄门侍郎、广平太守等。帝青龙二年,卢毓被任为侍中,在职三年,对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曹睿说卢毓秉性贞固,心平体正,是个不懈于位的有功之臣。因此,提拔他为吏部尚书,同时还要卢毓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接任侍中,并说能够像你(卢毓)一样才行。卢毓推荐了郑冲,曹睿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毓推举了阮武和孙邕二人。明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在此之前,有几个很有名声的人,如诸葛亮、邓飏等,远近皆知,而对他们不很喜欢。当时魏国正在挑选中书郎,明帝专门在诏书中讲到这个问题。诏书中说:这次选中书郎能否选到合适的人,关键在于卢毓。挑选人才,不要选那些只有名气而无实际才干的人,名气就好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不能当饭吃(得其人与在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后来,明帝采纳卢毓的,采取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因才录用,受到人们的称赞。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