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净慧的杰出贡献与历史地位——方立天教授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9-1-10 6:59:42 人气: 来源:

  净慧于2013年4月20日圆寂,迄今已有三个多月了。在这期间,的为人行事、音容笑貌、文章、创举贡献.....一直盘旋在我的心头。净慧的成就是怎样形成的,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关系如何,与在特定中形成的佛教文化素质和人格特质又有什么关系,在中国佛教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又应当怎样定位?在净慧圆寂的悲痛日子里,我曾写过一篇《学习净慧的创新和慈悲情怀》的短文,表达对的悼念之情,然意犹未尽,今再另撰专文比较全面地评价的业绩、贡献和地位,也作为再次表达对的深切怀念和深情追思。

  净慧,俗姓黄,湖北新洲人。1933年生,至2013年圆寂,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的一生,历尽坎坷、挫折,而又成就突出、显著。总结他的一生,似可以概括为成长,挫折和成就三个阶段。

  净慧自幼至1963年离开中国院的三十年间,可说是他的成长期。的成长极富特色:一是身处在日本侵略中国和国内战争的社会动荡期,随后是由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所处时代的深刻变化,给带来诸多社会体验和人生。二是自幼就长期在佛门生活、学习。因家贫在一岁半时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长期接受生活的熏染。十四岁在武昌三学经。1951年十八岁赴广东云门山禅寺,于虚云老座下受具足戒。次年,承虚云老的殷勤付嘱,净慧一身而兼承禅五家法脉。1956年又由虚云老推荐入中国院深造,从本科到研究生班,学习成绩优异,收获丰硕,打下日后利生的基础。

  1962年,净慧因编辑《虚云法汇续编》被划为,次年离开中国院,辗转于京、粤、鄂等地接受劳动,,备受歧视,极为痛苦。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净慧于1987年摘掉了帽子,命运出现了根本转机。

  净慧于1979年初重返后,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4年始任《法音》主编,达二十年之久。1988年,应地方之邀,主持禅寺的重建工作。后又应本焕老之邀,继席湖北黄梅四祖禅寺方丈。在1979年至2013年的三十多年间,净慧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在建筑、僧团管理、僧才培养、法务活动、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表现突出,贡献巨大。有一次和聊天,我根据活动的地区说,看来活动的天地是在“三北”地区:,尤其是、湖北,都是佛法的宝地,也是事业有成的福地。听后笑而不语。

  净慧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优异的佛教文化素质,他既有先师虚云的禅传统和遗风,又有中国院系统学习和研究的学养,两者的融合,利于从事佛教事业;他既有佛门生活的,又有生活的磨练,利于将出法和法加以沟通;他既有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的经验,又有在地方任住持的经验,利于宏观视野和具体实践的结合。所具备的这些佛教文化素质有力地推动了他的佛教事业的开展,了他佛教事业的成功。

  与净慧具有优异佛教文化素质相适应的是,的人格特质是他对佛教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主观因素。沉稳冷静,长于潜心思考,对中国佛教具有强烈的感和责任感;心量广大,具有宏观把握和处事的能力;能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的需求,大胆创造新形式;天赋很高而又勤奋不懈,与时俱进。净慧的人格特质和人格魅力应该是我们研究和总结他成功一生的重要方面。

  (一)佛法方面:首先是创立和“生活禅”的。这是净慧在佛教思想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基于对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历史的深刻自省以及对中国佛教现状的深入观察,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走“佛教”的道,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为了将佛教的进一步具体化,于1991年,提出了以“人生,奉献人生”为旨,以“”、“做事”之“二八”方针(的八字方针是、、、;做事的八字方针是、包容、分享、结缘)为着力点的“生活禅”。生活禅既是对太虚大师提出的“佛教”思想的落实和深化,也是对禅和祖师禅的继承和回归。可以说,生活禅找到了佛教与时代相结合的契入点,找到了与人生相结合的对话方式,对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次,与“生活禅”相应的是,在禅寺率先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每年一次,几乎从未间断。其后又在黄梅四祖寺每年举办“禅文化夏令营”。夏令营是于暑假期间组织青年佛教爱好者,在参加上殿课诵、坐禅出坡、聆听佛法、吃茶谈心、云水行脚等活动。举办的夏令营为中国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教育相契合找到了有力的切入点,为当代佛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它既丰富了青年人的生活,提升了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又为佛法的普及、佛教文化功能的发挥、佛教人才的储备、僧才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平台,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作用和影响。目前我国各类汉传佛教夏令营已达上百个,而且影响了、伊斯兰教等其他教,也开始举办夏令营活动。教夏令营活动是在我国兴起的一种现代教教育形式,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再次净慧从的长远需要出发,十分重视高素质佛教研究人才的培养。他在、湖北部分高校设立“怀云学金”和“双峰学金”在大学设立“虚云”,在、湖北分设“禅文化论坛”与“禅文化高峰论坛”,而禅寺等则成为一些高校的“哲学、教学系教学实习。”这一系列举措对推动教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推进佛教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净慧还重视将中国禅文化到世界各地。他先后出访了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利生,广结。特别需要提出的是,2009年10月23日,将临济法脉第四十五代法卷传给本笃(Benediktushof)禅修中心导师威里吉斯.雅各尔先生(villioisJager),宣告了中国禅正式进入欧洲世界,在禅史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章。

  (二)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净慧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禅门绝大多数参禅之士缺乏深厚的经教基础,不明的理,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佛教的流传和发展。故此,他把佛教文化建设视为续佛慧命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从多方面大力推进佛教文化建设。一是尽力整理、出版佛教文化典籍,如影印《大正藏》、《卍字续藏经》,《乾隆大藏经》、《藏》、《永乐北藏》等多部大藏经,面向全国各地结缘供养。同时又编辑出版了《虚云开示录》、《虚云法汇续编》、《虚云全集》、《中国禅灯录大全》等重要著作和上百种佛教典籍。二是创办佛教刊物,如创办中国第一家专门的禅刊物——《禅》,接办《》,后改称《黄梅禅》,又创办《中国禅学》、《禅文化》、《佛教》、《一音》等,对禅文化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上已提及他还参与创办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并任主编达二十年之久。三是幼读儒书,酷爱诗文,长习释典,深通经教;文思敏捷,落笔成章;勤于创作,著述丰富。其著作已公开出版的有《双峰禅话》、《入禅之门》《生活禅钥》、《赵州禅话》、《坛经一滴》、《中国佛教与生活禅》、《的佛法》、《心经禅解》、《何处青山不道场》、《经窗禅韵》、《禅在当下》《生活禅语》等,其中《赵州禅话》、《入禅之门》有英文版,《生活禅钥》有日文版。净慧的著作是当代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结晶之一,是宝贵的财富,丰富了中国佛教文化宝库。

  (三)佛教建设方面:净慧高度重视作为的重大意义,他起衰继绝,兴复多处,高树法幢。二十多年来,在兴复了赵州禅寺、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在湖北兴复了黄梅四祖禅寺、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度门寺和黄梅五祖寺等。胼手砥足,当精竭虑,大力推进所住的建设,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其中如禅寺和四祖寺等也成为了当代模范丛林。净慧十分重视僧团的道风建设,他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各种管理规约,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又针对各地僧团建设中的问题,僧团要力戒官气、俗气、阔气、霸气。并“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四化”是僧团道风要传统化、管理要律制化、要大众化、生活要平民化。“四种意识”是不断强化意识、不断强化归属意识、不断强化神圣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力戒四气”、“四化建设”和“四种意识”的提出,切中肯綮,对僧团建设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净慧还强调,要长久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当地和群众的关系,要求本着“未结法缘,先结”,和“利益一方、服务一方,和谐一方,一方”的,努力和当地的、文化、社会整合互动,以实现多赢的目标。净慧在复兴道场的过程中,积极组织信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救济活动,如赈灾、救济孤寡、助学、修、打井等,深得当地和群众的欢迎和赞扬,为佛教的发展赢得了和谐的社会。

  (四)佛教僧才培养方面:僧人的培养、成长是关乎佛教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净慧高度重视僧才的培养,如他一接手赵州禅寺,就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僧才培养,先成立佛格养成班,又在此基础上成立省院,后又创立“双峰讲堂”。他为院制订了“信、戒、学、修”的院训纲要,强调这是僧才教育的核心;又确定了“养成僧格,融入僧团”的办学方针,强调这是僧才教育的目标。还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切合实际,意义深远。净慧非常关注住持(方丈)的物色和培养,他在一批年轻有为的学僧中,选拔中坚担任住持。每当修复一处,就择贤德者任住持,放手让主持法务,在实践中使之锻炼,增长才干。自己不贪权、不恋栈,两袖清风,一衲飘然,继承先师虚云遗风,其高风亮节,堪称典范。

  从上述净慧杰出贡献来看,是一位在佛教领域积极开拓、富有创造、有重大建树的当代高僧,他的业绩构成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一页,他也必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占有相应的地位。的历史地位,我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诠释、解读。

  其一,生活禅的创立者。净慧之所以被教内外称为禅门巨匠,主要是提出了生活禅的。生活禅可以说是中国禅禅和祖师禅以来的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而创立的新禅法。关于禅与祖师禅,我曾有专文论评《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此处不再赘述。净慧提出的生活禅在继承禅与祖师禅的基础上又有哪些创新呢?我以为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强调“将落实于生活”,“在生活种,在中生活”,还强调生活禅是一个大概念,不是小概念,生活禅要求将禅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二是强调“将落实于当下”,认为生活禅的“着力点是把握当下一念:在当下,奉献在当下,修在当下,证在当下,受用在当下,保任在当下。”(《生活禅钥》)“当下”就是在那一时刻。生活禅强调要着力专注于当下这一念,也就是强调,禅修要落实于、分分秒秒中。三是强调与奉献相结合,“在中奉献,在奉献中”,就是为了奉献,“在奉献中求幸福”,梦见洗头掉头发幸福就在于奉献,奉献人生就是幸福人生。相对地说,我以为生活禅区别于传统禅的这三个特色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是对传统禅的重要发展,这也是净慧成为当代禅门巨匠的主要依据。同时净慧还率先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和“禅文化”夏令营,又复兴禅寺和四祖禅寺等多处道场,还培养了若干禅门俊才,从而也有力地了生活禅必将得到持续地流传和持久地发展。

  其二,佛教的开拓者。前已论及,慧基于对中国佛教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走“佛教”的道。不仅是佛教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更是佛教的开拓者。对佛教有哪些开拓呢?一是为佛教的提供一种重要方式“生活禅”。说:“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还其灵动活泼的,在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生活更,感情生活更,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的人生。”(《生活禅钥》)生活禅是中国传统禅与佛教融合而成的发展模式与修学体系,是对佛教的充实和开拓。二是提倡“将佛法融化于”,具体说就是“正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口意三业”。这是为佛教的实践指明途径和方向。三是提出“人生、奉献人生”的人生价值论,要求“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和“善用其心,一切”,这对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佛教文化的阐扬者。净慧是一位创造力极为旺盛的禅师、学僧、诗人,如前所述,他出主持整理、出版了大量佛教典籍,创办多种刊物,撰写了一系列阐扬禅学的著作和诗作,对中国佛教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些创作在未来必将“入藏”即收入《大藏经》而永垂不朽。

  净慧圆寂是佛教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我佛教界的朋友们一定能继承他的文化遗产,秉承他的利生遗志,学习他爱国爱教的崇高品质,为生活禅的持久流传和拓展丰富,为中国佛教的利生和健康发展,尽心尽力,努力不懈,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进展。

  

关键词:姓黄历史人物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