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人,他是《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等多部有影响作品的作者。但他与安徽却有着很深的:他创作的《苦菜花》主人公之一的于得海团长原型就是安徽省民政厅原副厅长于得水;他与曾任安徽省政协副的著名书法家赖少其先生也有深交……近日,来到安徽的冯老为我们独家讲述了他的安徽“名人缘”。
冯德英,1935年出生于山东威海。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春正式撰写第一部小说《苦菜花》,1958年出版。1959年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问世,作品均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后又出版长篇小说《山菊花》(上、下集)、《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等作品。历任济南市文联,济南市政协副,作协、党组等。
1931年12月,地处胶东半岛的文登县诞生了第一个小组,随后的火种迅速向四周播撒。尤其是在远离文登县城、敌人力量薄弱的昆嵛山、天福山一带,的活动发展得最早,速度也最快。传奇人物于得水正是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在北方仅有的两支队伍中的一支队伍,而他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段段为胶东人民广为传颂的传奇故事。从我童年时代开始所处的战争,从小就听说了很多关于于得水的传奇故事,我对他的也就自此逐渐加深,他对于我的影响至今都非常深刻。
传说中的于得水,武功高强,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天兵天将”,但对于来说却是心头大患。为了把这股力量消灭在昆嵛山中,军队一方面层层,捉拿,另一方面几次派人进行招降,用尽各种手段,最终依然无法。除了小时候听到的一些故事外,后来到部队后,我的一位领导曾是于得水的部下,我曾特地去询问过他关于于得水的相关事迹,就这样,我怀着一种敬仰的态度,以于得水的事迹创作了我的第一部小说《苦菜花》,而其中的主人公之一于得海团长原型就是于得水。解放后,他曾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1959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央文艺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当总理听说我是《苦菜花》的作者后,握着我的手说,《苦菜花》我也看了,写得很快,特别是对于得海等人物形象刻画得很好。
1958年夏,组织上派我帮助于得水同志写一本他经历的回忆录,我终于见到了这位心目中一直的英雄,并和他相处了不少日子。这虽然是我第一次见到于得水,但感觉我们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于得水同志对整理回忆录一事极其严肃认真。由于多年的艰苦战斗生活,特别是他负过七次重伤,腰脊椎骨被打断,头上还留有弹片,血压很高,头疼病时常发作,再加上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回忆起来极其困难。但为了完成党的工作,他整天苦思冥想,常常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更使我的是,这位当年驰骋敌阵、敌人绘图画影缉捕、重金一千大洋的于得水,谈起过去的一切,想起那些了的战友和同志,想起那些流血掩护他的人民群众,常常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很少谈自己的事迹,总是讲那些和他一同战斗的人们,特别是烈士。他讲的最细致的是为不惜一切的老大爷、老大娘、大叔、大婶、兄弟姐妹……每当讲到这些,他总是含着热泪说,我于得水能活到今天,都是这些的命换来的啊,我烂了骨头也忘不了胶东的人民!
在和于得水相处的几个月里,有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保存有一张长长的单子,列着近百个人名和地址。每月领来薪金,他的家属就照着名单上的地址忙活:给这个人寄多少钱,给那个人寄多少钱;给这家老人寄双鞋,给那家的儿子寄床被面;给这家姑娘寄几本书,给那家刚生孩子的媳妇寄几斤红糖……原来,他是在用自己有限的工资帮助胶东那些穷苦百姓。常常是,寄走了钱和东西,剩下的仅够全家精打细算的生活费。有时不够,就得去借债。
因此,2005年5月22日,我特地赶到安徽参加了在大蜀山文化陵园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抗日英雄于得水铜像揭幕仪式,于得水主要事迹是在山东,但安徽却如此重视,我很,也表明了不论在哪里,为人民、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永远不会被遗忘。
我与赖少其最初相识是在1959年的中央文艺座谈会上,那时赖少其是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作为安徽文艺代表团团长来参加此次座谈会。后来我与赖少其先生逐渐相知、相熟,并且了解了他传奇而又战斗的一生。我的印象中,赖少其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文艺战士,更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他1939年10月参加新四军。投身解放、民族,到新中国成立前长期戎马关山、颠沛、回旋战斗于烈火硝烟,一直着书画的创作。他是中国当代画坛之一,有“艺坛圣哲”之称,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画伯”,曾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他以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是美术界、书法界的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组织赖少其先生等人来山东烟台采风,他来到烟台便联系我,当时我并不在烟台,知道后我立马赶回去,在宾馆与赖少其相见。他专门准备了一幅字赠与我,虽然他只写了四个字“每日煮书”,但是这四个字表明了赖少其先生对我写作过程的理解与肯定,明白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晶。
赖少其先生是杰出的文艺战士,更是中国书画界的代表人物。在晚年重病期间,赖少其仍然顽强地与疾病作,写字作画,为艺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虽然后来我们因为各种原因联系不是太多,但尊敬之情从未减少。
因为这一些故人好友,我多次来到安徽,这里的人和事都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人杰地灵,出了很多文学家,书画家等,相关部门也很重视历史,重视文化,建立各种文化馆,开展各种展览,使文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块肥硕的文化土壤,开出更新更美的花朵”。这是我对《合肥晚报》广大读者的寄语,也是我对安徽这块文化土壤更加肥沃,文化气息弥漫更广的。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