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江苏廉政史料图片展》亮相扬博 郑板桥等扬州历史名人故事收录其中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7-6-28 12:17:03 人气: 来源:

  今天,由省文化厅主办,省纪委机关、省监察厅机关协办的“江苏廉政史料图片展”将在扬州博物馆二楼西侧共享空间亮相。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江苏各地130多位古代和近现代的廉政人物,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30多位中,也不乏扬州人的身影,他们以廉

  展览分为廉政史话、佳话流传、勤廉、风物遗存四个部分,时代上起自春秋,下至1949年,展现了江苏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展览汇集了江苏各地130多位古代和近现代廉政人物的故事、生平、遗迹遗存10余处,墓志、碑刻、题字30余种,通过对江苏地区古代、近现代廉政史料和图片的展示,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

  展览的第二部分“勤廉 身体力行”,展示了江苏历史上的著名,从他们身上,可以领略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其中就包括清代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清代乾隆年间,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二人合力参倒和珅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和珅深受乾隆帝的宠幸,,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嘉庆帝登基后,虽恨和珅,但因乾隆尚为“太上皇”,对和珅多有。乾隆驾崩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上奏参劾和珅,将和珅比作唐尧时代的,将乾隆比作尧,将嘉庆比作舜,和珅很快。这个奏本被誉为“凤鸣朝阳”。

  乾隆十一年(1746),郑板桥54岁时,调山东潍县任知县。潍县地处渤海的南岸,海水时常倒灌,且灾荒不断,难民们啼饥号寒。他为了赈济灾民,一面飞递奏章,请求赈粮,一面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对于富豪、粮商囤积居奇的,决定“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也就是令其平价售米。

  郑板桥想出一个办法,以修城为由,发动豪绅巨贾捐资。他个人首先捐出半年的俸禄。修城,既防洪水,又可防匪,招徕远近灾民,以工代赈。还每天散粥,帮老幼残疾饥民渡过。

  郑板桥罢官离职时,只有3条毛驴,一条是他的仆人乘坐为前导,一条驮着他的书箱和阮琴,后面的一条是他自己乘坐的,可谓两袖清风,赢得了“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美誉。

  陈辅尧,明朝万历年间中举,曾任胶州牧。就在陈辅尧被任胶州牧、新官上任之时,便有人给他送来了当地的特产——一匹上好的山茧丝绸。陈辅尧推却再三,来人始终不肯把山茧带走。后来,陈辅尧思来想去,让来人留下了这匹山茧。不过,第二天,所有来往于的人都发现,在陈辅尧官衙大堂的横梁上,那匹山茧正挂在。陈辅尧放出话来,如果以后再有人给他送礼,他都会将礼物挂在官衙大堂的横梁上。

  陈辅尧山茧悬梁的做法,立即遏制住了当地人向官员送礼行贿之风。此后,再也没有人给陈辅尧送过礼,在陈辅尧的影响下,当地官员廉洁从政也蔚然成风。

  叶燮,又名叶世倌,字星期,吴江北厍叶家埭人。清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进士,十四年任宝应知县。

  宝应地处运河之滨,修筑堤防本应由业主出钱征用民工。但业主们都是缙绅,历任官员不敢得罪,就征召饥民,经常发生劳累猝死事件。康熙十五年,黄淮水涨,宝应高家堰决堤。叶燮征调民夫抢修,对老弱病残的贫困户一律免派,凡缙绅之家概不豁免。他寝食在堤上三月之久,使宝应160里河堤得以保全。他不收点滴贿赂,依法处理公事,当地百姓无不交口。

  推荐:

  

关键词:江苏历史名人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