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万荣三王的历史坐标(图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5-6-27 10:08:51 人气: 来源:

  王通 像

  天才犹如彗星,既难以群聚,又不可多得。然而,在隋末唐初的山西省万荣县通化村,却一门出三王,盛名熠古今,各各成为政教、学理、诗歌领域的翘楚,他们分别是王通、王绩兄弟和他们的嫡孙王勃。

  “王门三才俊”的故里山西万荣县一带,古时被称为河东。而也正是在这河东大地上,文脉深亘,文泽悠远,不仅最早上演了中华文明的创世活剧,而且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才彦俊杰。这其中,王通、王绩兄弟和他们的嫡孙王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门三才俊,诗教熠隋唐;华章腴沃野,砥朝纲;尔来千岁去,悠悠不能忘。

  天才犹如彗星,既难以群聚,又不可多得。然而,在隋末唐初的山西省万荣县通化村,却一门出三王,盛名熠古今,各各成为政教、学理、诗歌领域的翘楚,他们分别是王通、王绩兄弟和他们的嫡孙王勃。

  通化村西望黄河,北倚吕梁,东面和南面则有稷王山、孤峰山与峨嵋岺相衔互拥,向来被认为是一方风水宝地。王家从四代祖王虬于北魏年间徙居于此,迄今已有 1500余载了。此间,王家代有才人,著文出仕,资政朝纲,泽被乡里,功德。

  一

  在古城南昌,濒江而立的滕王阁,早已是蜚声中外、誉驰天下的名楼了。而它的出名,则与一个人最为攸关,即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诗人王勃。正因为王勃写了《滕王阁序》,才使此楼得以同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辉映时世、名震遐迩,成为洪洲之标帜、赣府之徽证,乃致千余年来竟屡颓屡建多达 20余次。显然,如若不是因了王勃的熠世之序文,滕王阁就绝不会如此引人关注,招人瞻顾,被人景仪和崇尚。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范的清明政制、繁华世景之一。而在李世民的旌召与延揽之下鼎力营建这一盛世的精英群体中,则当以文韬武略、功勋盖世的魏征、薛收、杜淹、李眅、李靖、杜如晦、陈叔达、房玄龄等人为魁首。而恰恰正是这些人,却皆出于“河汾门下”,统统都是文中子王通的学生。正如熠世撰联所云:“河汾六经论道贯李唐三百载;将相八鼎力贞观数十年。”

  在中国,自古诗酒不分家,素有“酒为诗醇,诗为酒魂”之说。然而,诗酒结缘虽为常事,而能够膺得“斗酒学士”之雅称的,却只有王绩一人。也正是这个王绩,不仅16岁时即被奉为“神童仙子”,广得“当今瘐信”之喻,而且更以其清馨淡雅、遒健旷达的诗风,自六朝以来弥漫文坛的绮靡浮艳之气,首朗真切、刚隽质朴的乡庶诗韵,并以此而成就了他田陌骚首,酒中诗仙;文隆朝野,道贯古今的美名。

  以上所述王氏三巨人,虽其各自的事业、文质互不搭界,但却在族脉血缘上紧密相连,即王通乃为王绩之仲兄,王勃则是王通之嫡孙。这三位奇才,原来是王姓嫡传一家亲啊!而他们的家,就在今天的山西省万荣县通化村。

  其实,这通化村原本也并不叫通化村,而叫万春乡。只因王通河汾设教,从者逾千,英才辈出,功莫大焉!后世念兹在兹,遂将万春乡易名为通化村。通化者,乃王通之,泽及于万庶之意也!

  二

  万荣,位处孤山台地之上,整个地形地貌就像一个大陀螺似的,从孤山主峰以放射状向四外延伸,每下一个崖坝就低一个层次,向西直抵黄河滩涂,才算到头。而通化村就位于两阶崖坝之间的一片广阔的台地上。在此,既可伫望龙门、远眺黄河,又能赏吕梁之壮美,衔稷王之玄黄,实在是一方宝地,一泓圣迹,其人也祥瑞,其地也丰盈。这里不仅坐落着王氏家族的庙堂,而且也分布着王氏家族的坟茔。通化村是一个大村,有千户之众。在当村丁字街的东边原有一座星星山,山后便是王通庙。这王通庙虽也占地 1500平方米,可形制却并不宏阔。自1272年在庙前始置“王文中子故里”石碑迄今,历代皆有修葺,乃致庙苑之中松柏拥翠、青柯缀绿,尽显宁谧、朴素之风韵,这不正是对政之德操、诗之风范的原生态式的体现么?

  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就在这全无豪宏气象的王通庙中,却处处都彰显着才思的敏慧与德操的优渥。瞧啊,高悬于正殿门额之上那“道不在位”四个大字;镂刻在殿门两侧那“教衍河汾门罗将相,道存子集名著隋唐”的熠世楹联;殿中所奉祀的那三王塑像以及殿壁上所悬垂的历代名人题刻,都处处招人思绪奔涌,情采激扬,心旌震拂。因为正是他们,以其卓越的道、学、诗、文,在各自所属的历史时空中均创造了炳辉千古的思想辉煌与,并钤印和烛照着中华文明的前进足迹。

  道不在位,的确是王通政德学识的特有表现形式,但它同时也质证和诘答了“道”对“位”的倚恃与依附并非必然。这个道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思想、有学问、有、有建树的人,不当官,不在位,也同样能够,能够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王通就是这样。他以自己的见解和丰赡学识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以降的国家管理与政制建设。后世名人皮日休、司空图、司马光、朱熹等,就都在其著作中充分论证和肯定了王通的政道、思想、学识与贡献。到了明世嘉靖年间,王通更是被钦定为正式入祀孔庙,列于东庑先儒之位。此后孔庙儒位虽屡有增减,但王通则始终都居其所而昭其义,成为恒定的理政巨擘、大儒、思想先师。就连传统蒙学读物 《三字经》 中,也赫然写道:“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将文中子王通与老庄并列为中国思想文化的 “五子” 之一,足见其才学之彦、之宏与贡献之大了。王通的和学理 主 要 表 现 在 对 儒 、道、佛的全面疏解与融合上,且由此为发端而提出“”与“道心”相会同、相统一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他的这一思想,对宋学的缘起与形成产生了发蒙和扶掖的积极作用。

  王通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这集中体现在他的 《中说》一书中。此书设有、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郎诸篇,其内容之宏富、深广,几乎是对隋之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爬梳与评骘,在立人、问政、治世、弘德诸方面,都有精辟、深刻而新颖的见解,确实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契机性作用。如他提出的“ 王 道 ”、“ 仁 政 ”、“ 经制”、“亲民”主张,就多为隋唐及其以后的政制所采纳和践行,他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诠释,也充满了辩证观点与唯物。既认为天的本质是客观自然,又主张人应在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此中无不具有关联性、变化性和对立统一关系。事实是,正因为有了他的《太平十二策》,才有了魏征的《谏太十思疏》;有了他的“文以济义”说,才有了韩愈的“文以载道”说;有了他的 “元命可作,多福可求”论,才有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有了他的“三教合一”论,才有了儒、道、佛的融会与创新;有了他的“存道心,防”之说,才有了“存,灭人欲”的。特别是在《太平十二策》中,是时年仅 19岁的王通,竟然在太极殿上当着满朝文武而对隋文帝的咨政之询对答如流。他紧扣、安邦、擢才、富民之要略而纵横捭阖、铿锵陈辞:“得人才者得天下,为轴帝天下,施仁政者安天下,顺者定天下,公而忘私昌天下,刚柔相济顺乎自然治天下,田不荒废民不缺具货不堵塞富天下,邦交睦邻强天下,选贤任能合天下,贤臣民富国强稳天下,功过分明赏罚严明统天下,精兵简政居安思危康天下。”

  王通的卓识灼见虽然博得了隋文帝的赞赏,但却终因公卿嫉贤妒能而未获大任,刚直不阿的王通就此返里,在今万荣县的集贤村、河津市的疏属山和黄颊山一带治学、悟道、设教、育才,此间虽有隋文帝、隋炀帝分别在仁寿三年、大业元年、大业十年、大业十一年多次诏请赴任,王通皆坚辞不就,仍旧壹志治学、专心施教,始终“志在道而不在位”的,乃致门下多达千余,且屡有鼎国将相和治世贤才出其黉苑。对于此,皮日休曾在《文中子碑》中将其同孔、孟作了以下轩轾比较:“……夫仲尼删 《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先生则有《理论》二十五篇、《续诗》三百六十篇、《元经》 三十一篇、《易赞》 七十篇。孟子之门人有高第公孙丑、万章焉,先生则有薛收、李靖、魏征、李勣、杜如晦、房玄龄。孟子之门人,郁郁乎,先生之门人赫赫于盛时。较其道,与孔孟实不相戾,岂徒然哉?设先生于孔圣之世,余恐不在游、夏之亚也,况七十子欤?”

  对于如此之王通,其名虽不达,位虽不显,但却道尤深、学尤丰、思尤敏、功尤著。他的一生,诚如他的陵园门联之所云:“旷古奇才贯通古今终生不仕;精深融合道不在位。”

  从公元 584年到 617年,王通的生命历程仅为 38载,真乃光阴荏苒,天不假时。然而,却正是这遽然而逝的短促生命,却以其巍巍人格与煌煌业绩凝积成了一个历史的,并在中华文明的天昊中放射着永不消泯的璀璨光耀!

  三

  望族文瑞洇千载,王门才彦如缕来。王通的先祖可 以 追 溯 到 东 汉 征 君 王霸。到王通这一辈已是第十八代了。其祖籍原本是在晋中祁县,兹由十四代祖王述于西晋永嘉年间南迁,历有任事,遂成望族,唐代诗人刘禹锡在 《乌衣巷》 诗中所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指的就是王通的祖上。到四代祖王虬时,因入仕北魏,任职并州刺史而举家北返,定居于当 时 的 龙 门 县 万 春 乡 ,即 今 山 西 省 万 荣 县 通 化村。在王家历代祖先中,虽入仕者甚众,但却几乎人人都有著述闻达于世。即使是 在 定 居 万 春 乡 之 后 ,其三世祖王彦和二世祖也次第充任同州刺史和济州刺史,且分别著有《》八篇和《皇极傥义》九篇。至于王通的父亲王隆,那就更是任事多多,授徒千余,其所撰著的《兴衰要论》七篇,尤著,尤具见识,深得隋文帝的认同与赞赏。

  由此看来,在王通之后又有王绩、王勃熠然莅世,崛立诗坛,就实在是一种自然与必然了。以往人们讲,现在科学讲基因,所言悉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与历史渊源。可不啊!不仅王隆的五子王度、王通、王凝、王绩、等,大多通达、著述丰稔;王通之子郊、祚、畤三兄弟,均有为、学界有绩。而且即使是在王通的孙辈中,一如王勔、王勮、王励、王勃、王助、王劼、王勸、王勋等人,也都个个才高学广、文采灿然,乃致《书》 直将其中的王勔、王勮、王勃三人称誉为“王氏三珠树”。

  这其中,以诗名世的,自然当推王绩与王勃了。他们对初唐诗坛的贡献和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深远的。《四库全书》对王绩诗歌创作的总体评价是“意境高古,气格遒健”。至于王勃,那则是名满诗坛的初唐四杰之冠了。这爷孙俩的诗旨诗风虽然各秉千秋,但在革故鼎新、求异探蹊、返璞、叙实慕质方面,却是高度契合、殊途同归的。他们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具体作品,为初唐诗坛带来了一抹虹彩、一缕清风,直使自六朝以来所盛行的绮靡浮艳之气渐趋式微,从而了唐诗求新弥素、情挚旨远的先河。他们的这一功绩,不仅在当时得到高度认可,而且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岁月的淘洗之后,就更成为一种的历史定格。同是万荣人的隋代名臣薛道衡早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就深为初跻诗坛的的王绩所倾倒,并盛赞其诗才诗作乃为 “今之信也!”而对于瘐信的诗,就连诗圣杜甫也十分景仰,且赋诗赞曰:“瘐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还是这个杜甫,更写有一首与王勃紧密相关的诗,那便是时至盛唐,当一批浪迹诗坛的浇薄之辈对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发起攻讦之时,杜甫当即拍案而起,,以诗辩驳道:“王杨骆卢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

  态度多么鲜明,辩驳何等有力啊!这在当时,或许还会有人将之看做意气之争。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之后,其所出来的就不仅是真理,而且更是了。是呀,“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王勃以及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早已彪炳史册、熠照诗庑,深深地钤印在了中华文明的谱系之中与中国人的心旌之上了。其必将,永放韶华,真真的是不废江河流了。

  王绩生于公元 584年,王勃生于公元 649年,这爷孙俩相差 65岁,由此而使王绩成为一个跨代之人,致其诗歌创作得以贯穿隋唐两朝。这一特殊历史定位所赋予王绩的意义,就是使他能够以自己具有革新和健朴意蕴的诗歌创作实践,最早给予唐诗以积极的影响与有效的引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唐朝是一个诗的朝代、诗的国度,诗歌不仅代表其风度和向度,而且也是情感寄寓和审美追求的主要方式与基本径。而王绩以其清新刚健、质朴淳实的诗歌创作最早走进唐朝诗坛,其所产生的引导性影响力便势在必然。最为显著的榜样效能,就是王绩彻底革除了此前的浮靡之风与空泛之弊,从而使诗歌创作在新、实、真、朴的道上获得,由此而了田园诗派的先行范例。如他在 《野望》中写道: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他在《题黄颊山》一诗中有云:

  别有清溪道,斜亘碧岩隈。

  崩蓁横古蔓,荒石拥寒苔。

  野心长寂寞,山径本幽回。

  步步攀藤上,朝朝负药来。

  几看松叶秀,频值菊花开。

  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

  从这些诗中,既可看出时人的生活场景,又可悟出世情的内在隐秘。诗人在其中所书写和抒发的,既有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观照,又有对情怀的直白表达,通篇充盈着朴真的描述与清淳的心愫,既无华词丽语,又无矫情谲意,读之让人倍感致雅,殊觉亲切,直如在欣赏一幅世景画,在聆听一曲农家乐,从头到尾都显得那样朴素和本真。而这,则正是王绩诗歌创作的最大特点和突出优势,也是王绩对唐代诗歌变革的最大贡献。是呀,当我们读着出于王绩笔下的 “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独坐》)、“此日常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时,自当会联想到盛唐、中唐时的大诗人杜甫、白居易等的诗歌创作,并架不住从心底里惊呼:在诗歌风格与叙事方式上,他们竟然如此多有相肖之处!而这,则正是王绩在唐代诗坛的独有价值和特殊意义。其所体现的创新和引领作用,都是此后任何 “诗仙”、“诗圣” 所无法替代的。诚如清代薛文清在《东皋子》一诗中所云:“清风千余载,谁复尚能友?”

  其实,“斗酒学士”王绩的成就和贡献并非仅止于诗歌创作,其在六十个年轮的人生经历中,自隋大业元年(605年)始任秘书省正字,继而又任六合县丞、太乐蜀丞的同时,还撰写了《酒经》《酒谱》《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论著,且一度参与《隋书》的运筹与编写。这些著作的价值,或可与其代表性诗作《野望》《古意六首》《田家三首》《过酒家五首》等相熠互质。比如《酒经》和《酒谱》在记述酿酒技艺与名酒配制方面,就有着独擅长技、秉承秘笈的价值,而《醉乡记》《五斗先生传》则以陶渊明为借体而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寄望。其中不无对现实的叩问和对社会的。显然,从他的诗歌创作到他的学理论著,都不啻是一种极具写实的生活跫音与心灵回响,就像他在《题黄颊山》一诗中所表达的那样:“别有清溪道,斜亘碧岩隈。……野心长寂寞,山径本幽回。”

  确乎,王绩虽然禀赋非凡、才华横溢,但却由于的嫉怨而终未获拥惬意的人生。这不仅使他本就倜傥不羁的性格愈趋恣肆,而且也更加助长了他的酒量与酒兴。唐武德八年(625年),因朝廷召征前朝官员待诏门下省,乃致王绩重返长安。此间,虽循例每人每天供酒三升,但王绩仍深感不足,难以尽兴,屡有怨言。侍中陈叔达闻知,便特许给他日供斗酒。至贞观初年,王绩更是为了能有美酒陪伴而干脆赴任太乐蜀丞。因为太乐府吏焦革原本是个娴于酿制美酒的把式。在他的府上任事,最大的好处便是每天都有佳酿奉陪。王绩也因此而博得了 “斗酒学士”的雅称。由于唐朝时的酒与当今的酒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类似醪糟,现在西安市场上流行的稠酒,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唐酒的仿制。由此可见,日饮斗酒实在不足为奇,酒与诗的结缘就更是一种自然与必然。否则,便不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情韵与意趣了。

  故尔,“斗酒学士”之谓对王绩来说,就不仅是实之至、事之切,而且更是意之达、情之衷。

  四

  相对于王通、王绩兄弟而言,他们的孙子王勃当然就更是以诗名世的鸿门才彦了。无奈王勃命薄,虽只活了 27岁,但却有 《王子安集》20卷存世。这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当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序》(即 《滕王阁序》)等。尤以其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当益壮,宁知白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照世寰,脍炙人口,且已成为中华文化宝典中的靓辞、箴言、警句。由此可见,将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真乃实至名归,不虚此谓。

  王勃的父亲畤,是王通的第三个儿子。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参军,六合、交趾县令以及齐州、泽州长史等。他虽主要从政,但也久习文墨,擅于诗骚,著有《王氏家书杂录》 等。王勃与畤这对父子在一生的命运节点上,有两大交集至为重要,并对各自的命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公元 673年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因受私杀官奴案而被定为。后虽幸遇,但其父畤却因受此案而被从雍州司功任上贬为交趾令。当时的交趾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属于蛮荒之地。另一是公元 676年王勃远赴交趾探望父亲,不幸在返程中因风暴而溺水身亡。此后,待畤亦已故去之时,当地百姓便将他们父子二人同瘗并葬,建庙立祠,设台塑像,常年奉祀,并尊为 “福神”。这位天才诗人,就这样暌离了他所深爱的桑梓故里—通化村。

  有名世所疑,多才世所妒。在民间传习中素有才命相尅之论,认为赋有奇才者往往易于命途多舛。即古人所说的“井甘枯必早,木直伐必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诸许现象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即“负天下之名者,而天下之谤恒随。”如是这般,王勃便为一例。他9岁时阅读颜师古注释的《汉书》,竟不仅能够发现其中的诸多错讹之处,而且还据实写出了《〈汉书〉注指瑕》十卷。他 15岁时竟能评骘政事、指点得失、出谋划策、进谏朝堂,并写出了洋洋洒洒的《上刘右相书》,这着实让右丞相刘祥道吓了一跳,连称其为“神童”,并向破格举荐。他17岁时便初试及第,名满朝野,在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的同时,并被沛王李贤召为修撰。他 20岁时便远游江汉渝蜀,写下了《普安建阴题壁》《秋日别薛》《涧底寒松赋序》《慈竹赋》、《春日序》《益州夫子庙碑》《绵州北亭群公宴序》《入蜀纪行诗序》等名篇,直被杨炯褒为“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居难则易,在塞则通;于术无所滞,于辞无所假。”特别是在《王勃集序》 中,杨炯更是针对《入蜀纪行诗三十首》赞曰:“神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海内惊瞻。”他23岁时竟在 《上吏部裴侍郎启》 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人才观念和选人用人之道,强调选用人才的重要性和务实务正的总原则。他在24岁至26岁这 3年中离开,回到故乡通化村,专事学问,不仅完成了祖父王通 《续书》16篇的补阙,共将其统编为 25卷,而且还撰写了《周易发挥》5卷和《唐家千岁历》等学术性、性与思想性著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生活闲适、舒放、心情愉悦,王勃进入了诗歌创作的活跃期和高峰期,一如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便是此间所创作的代表性诗章。其实,就连《滕王阁序》的创作,也显然是在这一基础上所实现的飞跃与才华迸发。

  公元 676年,27岁的王勃从故乡远赴交趾,探望在那里供职的父亲畤。途经洪州 (今南昌市),巧逢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宴请达官和文人学士,经洪州而又早有诗名的王勃自在受邀之列。由于这滕王阁原为唐高祖李渊的幼子李元婴所建,当身为洪州都督的阎伯屿对其进行重新修葺之后,当然欲以诗词歌赋加以旌表,很有点儿类似后世滕子京岳阳楼后,特请范仲淹写 《岳阳楼记》 那样。当是时,酒筵之上,谈笑之间,阎伯屿亲奉笔纸,诚邀各位到场宾客激扬诗兴,贻赠墨宝,但来宾们却相互推让,无人先行下笔。兹值此际,王勃跃出人群,绾起长袖,辞韵汪涵、挥毫赋意,一气呵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序》,即熠照文苑、名炫古今的《滕王阁序》。

  迄今,虽然时间的年轮已经斡转了 1340个周期,但是《滕王阁序》却始终不老,永远年轻。想当初,王勃是由滕王阁而作序;到后来,滕王阁却为王勃之序而存在,却因王勃之序而驰名。可不啊!如果不是由于王勃的 《滕王阁序》,兴许滕王阁也就早已不复存在了。一千多年间 20余次从隳圮中再建滕王阁,一个天大的理由,就是因为有 《滕王阁序》 的煌然铭世。面对如此美文,又怎能没有实物的呼应与实景的质证呢?这真是文因楼而生,楼因文而贵,彼此相映照,诗情亘。

  尽管王勃的生命历程只有27载,但他却以其绝代才情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华章,并笃定要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与心灵燧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定能从他的论著、诗章中捕捉灵智,放飞梦想,撷获浓酽的诗意,明睿的。

  王勃故里所在的山西万荣县一带,古时被称为河东。而也正是在这河东大地上,文脉深亘,文泽悠远,不仅最早上演了中华文明的创世活剧,而且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才彦俊杰。这其中,王通、王绩兄弟和他们的嫡孙王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门三才俊,诗教熠隋唐;华章腴沃野,砥朝纲;尔来千岁去,悠悠不能忘。

  是啊,无论地处通化村北隅 5华里的“坟”,抑或位于通化村当间的 “三王庙”,都既是人们瞻仰圣迹的所在,又是人们心仪诗魂的所归。一年四季,无论春寒料峭、瑞雪飘拂,亦或赤日炎炎、秋光旖旎,皆咸有拜谒者们在此踯躅往复、流连忘返,仿佛人人都为了这聆听不尽的,都有着诉说不完的衷情,直使步履踟蹰难割舍,心韵绵绵无绝期……因为他们在松柏匝地的庙堂中所要叩拜的,是名儒;在芳草衔翠的坟莹前所要造访的,是心中缪斯。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

  诗圣杜甫,此言壮哉!

  三王文心,。

  艾 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