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

漂洋过海纪念你!马克思“三大手稿”之一首次在国内展出

类别:世界历史 日期:2018-11-27 17:29:00 人气: 来源:

  以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创新为线索,串起经典作品、文献手稿、历史档案和研究,并辅以马克思生平事业、中国史大事、世界史大事年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至今风云激荡的

  这是一份有故事的手稿。20世纪80年代时,这份手稿由美国收藏家阿曼德哈默收藏。1990年,手稿的其他部分被拍卖给另一位美国收藏家,2012年由维也纳某古董行购买。几经辗转,直至2016年,江苏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先生在得知这一手稿将被再次拍卖,他专程赶到欧洲并最终拍得收藏。

  这是一份有分量的手稿。这份手稿主体部分写作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1845年,包括马克思对斯托奇、平托、柴尔德等经济学家著作的摘录,还有1861年至1863年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和家庭账目笔记。据此可推断,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使用了这一笔记本。这也是目前中国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笔记本。

  这是一份有感情的手稿。据弘阳集团党委、工会林永革介绍,曾焕沙曾当过兵,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研究者,他将这些理论中的很多东西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此次无偿展出这份手稿并不是曾焕沙临时起意,他常说,只要科研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捐献出来。

  在众多展品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由5位书法家联合创作的22米长《宣言》书法长卷。卷轴之上,用小楷书写的近15000字《宣言》整齐排列、干净利落,字体圆润、娟秀、挺拔。

  说起创作时的艰辛,书法家孙晓云说:“书写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非常紧迫,梦见偷东西被发现但是没有人有任何犹豫,都表示完成任务。大家手写麻了,腰写扭了,眼睛写肿了,仍然在着。并且一遍遍地校对,不能有一个错别字。在《宣言》发布170周年之际,第一次由多位书法家合作完成这幅作品,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有着特别的意义。”

  展览现场还特设展厅播放由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曾参与节目的青年代表、南大哲学系学生孔伟宇也来到现场,与参观人员分享他的感受。“在节目的前一天,我们研究一首马克思的诗到凌晨两点。这不仅是为了节目呈现的效果,更是为了我们对马克思的了解。我觉得研究马克思主义,就需要这种钻劲儿。”“150多年前,马克思写下经典著作《资本论》,为什么到今天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孔伟宇在节目中问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很多里的疑问,想知道专家学者是怎么解答的吗?自己去节目中找答案吧

  现场还复原展出了马克思伦敦时期的橡木扶手座椅,毕业论文、毕业证书等展品,《资本论》早期版本和世界各地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所制作的纪念产品也在展览之列。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张义修也是此次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的主讲人。在展区内,他向记者介绍了马克思的家庭生活。他指着“马克思的自白”手稿说,这是他和家人常玩的一种问答游戏,类似今天的快问快答。在他看来,这样的游戏也让后人了解到马克思“有趣”的一面。

  参观观众纷纷表示难得一见,获益良多。南大哲学系研究生李昀柏说:“这个展览展现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尤其是真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个是平常很难见到的,它是马克思思想的原始记录。现在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用的是中文译本,这个手稿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马克思当时在具体词汇上的选择,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他的本意;手稿中我们还能看到有些内容被划去,有些被添加,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的脉络。”

  本次展览系江苏省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展览至6月3日,欢迎大家共同去回眸一段历程、重温一份手稿、凝望一座雕塑、欣赏一幅长卷、走过一面书墙、进入一个场景、追溯一把椅子、观看一组视频、跨越一次时空、一种力量。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