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

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

类别:世界历史 日期:2017-10-18 13:33:52 人气: 来源:

  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还会有各种考试让同学们抓狂,其中比较重要的考试就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的前提

  1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20.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②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③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④“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5.四大媒介包括媒介、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 16分 ,第29题 10分,共50分)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为田,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一1958年8月中央局在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问题的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化运动的热潮。10月底,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化。

  材料三1983年中央决定撤消作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建立乡、镇:撤消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到1984年底人民体制基本完成。

  28.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作为“逆产”“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29.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请回答:

  3.C 这里“近代的前夜”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要看其是否存在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

  6.C 受外国企业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近代工业。

  7.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历程曲折,是由它所的土壤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决定的,但是外部因素是列强的侵略。

  8.D A、C、D三项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充分发展的原因,但是A、C两项是由D项决定的,B项是其结果。

  10.A 由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张骞具有强烈的爱国。①②符合题意,但是题中材料不涉及他对科举制度的态度和问题,所以可以排除③④。

  14.C 农业合作化是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是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5.B 要明确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什么,其次再寻找这一矛盾得出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6.A 此题为比较式选择题,可在熟悉“”、人民化运动、“”这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17.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而非社会主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19.C 上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但是只有实行好的政策才能发挥作用;上海浦东不是经济特区,B项不符合;当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排除D项

  20.A ③不是对这句线.A 由于鸦片战争后,文化的冲击,使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出现了变化。

  26.(1)观点:“农本商末”、“重本抑末”。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6分)(2)社会现象:清广设钞关,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6分)

  27.(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线。会后全国掀起“”的,中央局又召开会议,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3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政社合一、管理高度集中、平均分配、农民没有自主经营权的人民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废止。(5分)(3)不同意。人民体制“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随着家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废止人民制度是适合现阶段国情的,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而不是历史倒退。(4分)

  28.(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清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4分)(2)辛亥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6分)(3)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会充分发展起来。(6分)

  29.(1)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互联网与、和电视一样,同样具有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4分)(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集、和电视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还可以高度互动和双向传受信息,而且费用低廉。所以被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6分)

  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2.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继承人( )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 相关的 是( )

  4.清穿剧(以清朝为背景,现代人穿越到清朝发生的故事为内容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7.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

  9.x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里面悬挂着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的是 ( )

  10.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

  11.“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12.“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1901年慈禧太后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文中的“议约”是指 ( )

  13.“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我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是( )

  14..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

  15.1912年成立的中华南京临时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国,其主要原因是 ( )

  16.“外争国权,内惩”,“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口号同时出现在( )

  17.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初年刚建立的;第二要当庭,不不足以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1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制定出新的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策略”是指(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年……黑白不明,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

  20. “一旦强掳寇边疆,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 ,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游击战敌后方,反!”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 )

  2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①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②它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国临时所在地而骄傲③它为八国联军攻占烧杀抢的而饮恨④它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而自豪

  24..“中国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 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国际帝国主义的,达到中华民族完全;(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正国……” 制定这一奋斗目标的是( )

  27.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为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

  28. 2014年清明节王维收到曾祖父的一封信,信中劝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两岸统一作出贡献,该信的落款日期应是中华( )

  29. 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说:“中国产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主要是指( )

  30.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胸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来兼任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有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4分)

  (4)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2分)

  材料一 中国今日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遭受日本之侵略,“国联”“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据材料一分析发表国民的《自卫抗战声明书》的背景,之后国民采取了哪些自卫行动?(5分)

  材料一 辛亥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铁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兴。”

  (4)“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三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2分),解释其社会原因(2分)。

  31.(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共6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任命(共4分) (3)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于中央。(共2分) (4)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共2分)

  32.(1)背景: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南京(2分);行动: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3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正式形成标志1937年9月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分)

  措施:会后,八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3分)

  33.(1)《辛丑条约》的签订,保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成立,清朝覆亡帝制终结(任意答出其中两个事件即可得4分)

  社会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的、资产阶级派的积极斗争、中华的建立、《中华临时约法》的颁布。(可回答其中任意任两点,1点1分)

  3、1787年美国的一大缺点就是保留了奴隶制。而我们知道,现在的美国却没有奴隶制度。这种制度的废除可能是在()

  4、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

  6、“先生游 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

  9、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10、中国古代选拔经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制——科举制”的过程。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11、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图为唐宪元和九年(814)李存诚等人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选官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14、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16、《礼》曰:“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大能率小;小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统理族人者也。”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法制()

  17、2007年,多家华人网络发起《全球华人网上共祭炎帝》活动。有近3万人成功地在网上献花、进香、祭酒、点烛。这种“认祖归”的情结源于我国古代的( )

  18、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但在荆州熊家冢——楚之王陵(东周时期)的遗址中清理出一处6匹马驾一车的遗迹。这说明:()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领导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材料三 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于英国著名漫画punch。

  材料四 凡以前所有满清与缔结之条约,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以前,满清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以前满清所让与国家或个人种种,亦照旧尊重之……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作出的重大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的外部原因。(3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的不足及其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提出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5分)

  材料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大轮船。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4:“……务望全国工商,一律起来设法开,外争主权,内除。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起来呀。”

  23、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观念与理论,偏重的职分与责任,要求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扩充自己的,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

  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中之性行者,采访同乡,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四(隋朝)明确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材料一 在1400年至1800年这四百年中,全球贸易活动以白银资本的流动为标志,形成了美洲白银流入欧洲,流入欧洲的白银总量中近50%又通过和中国、印度的丝绸、瓷器、水银、茶叶等商品进行交换后流向亚洲,这种居于主导地位的三角形贸易局面整整持续了四百余年时间。据统计,美洲仅在17世纪和18世纪就生产了白银37000吨和75000吨,这两个世纪中有81000吨白银被运往欧洲,运往欧洲的白银又有39000吨被运往亚洲,其中绝大多数又流入了中国。白银之所以能从欧洲流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以白银为货币币材,流通中大量需求白银,并且在中国,白银与黄金的比价明显高于欧洲;二是证明欧洲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国,大量白银充做了抵补贸易赤字的支付工具,中国在当时就成了具有巨额贸易顺差的相对富强国家。

  材料三 从1871—1873年,中国年均出口11亿元,进口10。6亿元,出超4000万元;到1881—1883年,中国年平均出口10.8亿元,进口12.6亿元,入超1.8亿元;到1891—1893年,中国年平均出口虽增至16.7亿元,但进口骤增至21.9亿元,入超达5.2亿元。又如煤油,美国于1878年向中国输入1570万公升,到1891—1893年,已增加到年平均输入17600多万公升,从此中国开始了使用所谓“洋油”的时代。其他如“洋漆”“洋钉”“洋火”等输入,到年平均输入17600多万公升,从此洋货大量输入,使得中国的白银源源外流,加剧了中国财政的枯竭和群活的困难。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值达到1.4万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贸易国家,仅次美国和,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外贸顺差创新高,是中国过去多年低成本优势积累的反映。

  (2) 19世纪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在19世纪前半期和后半期的原因有何不同。

  (3) 材料一、材料四反映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都有巨额贸易顺差,都有不足,前者被认定“中国已经落伍了”,后者被认为“中国是贸易大国,但不是强国”,试加以说明。并分析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有何不同。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一 1895年康有为率领千余举人开展公车。在中,一方面提出“迁都西安,整军再战”的“权宜应敌之谋;另一方面,提出了“立国自强之策”,希望光绪帝实行开矿、机器生产的富国之法,勤工、惠商的养民之法,立学堂、开报馆的教民之法,以及每十万户选一议郎,“上驳诏书,下达民词”的主张。

  材料二 1937年公布了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宣言“迅速准备与发动民族战争”,“实现,安定民生”,并重申中央“为三义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改编红军”的四项。

  1842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

  1928年 “改订新约”的运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否认了裁判权的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年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之应予终止等。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至此在全部。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铁的一切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了百年之久的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1)材料一、二说明美国、英国分别是什么政体?与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对债权的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和义务。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秦律“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和,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解析】1854年北方成立了党,主张并最终消灭奴隶制。1860年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内战的导火线,内战期间,林肯为了调动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性,下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故选C项。

  【解析】“工业的利益”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愿望。1832年英国通过了关于扩大选民基础的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故D正确。

  【解析】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认为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人是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与材料思想类似。故选B项。

  【解析】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他们不满贵族,要求发展城邦,促进工商业繁荣。工商业者阶层的壮大直接推动了的进行。

  【解析】九品制依靠门第任,不注重人员的才能素质.这种制度延续的时间较长,到隋文帝时才将其废除.

  试题分析:A是指九品制;C是指嫡长子继承制;D是指察举制;B是指科举制,选官的范围扩大。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开辟道,扩大基础,而且大大提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因此选B。

  【解析】儒学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儒学主要强调等级制度,旨在培养奴性人格,因而不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的人才。

  【解析】整个中国古代呈现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趋势,但是,个别朝代并不符合这个规律,元朝因为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使相权集中,造成,是元朝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A、C、D三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

  【解析】古代主义中央制度。材料认为明代君权的膨胀“只是君主的自然趋势”,也就是说君主是指古代中国的传统。

  15、【答案】(1)举措:汉武帝时期:实行刺史制度,使监察制度更加严密;实行察举、征召等人才选拔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太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善严密体系;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基础;调整健全了府兵制。(2)影响:加强了中央,巩固了封建,促成了封建社会兴盛局面的形成。(3)认识:制度创新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

  【解析】解答此题时关键要审清题中的限定语。强调“革新”的制度举措,即在两位在位时所实行的措施。

  【解析】材料引文描述了如果发生事件,家族则立即准备处理,大率领小,小率领群弟,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法制的特点。

  意义:同旧中国的外交彻底,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3分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农民的反帝;“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即可回答是哪些重大事件。第(2)问中的“理想”要从它们的任务去考虑。第(3)问根据教材内容即可作答。

  加强对地方的措施 ⑥:实行郡县制;郡县首领由朝廷直接任命;建造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等。 ⑦:创设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设置河西四郡等。 ⑧:设安西都护符和北庭都护府等。

  22、【答案】简要经过:1934年江西瑞金出发,突破四道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度大渡河;过雪山、草地;1935年吴起镇会师;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

  考点:本题以“红军长征”的地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历史地图型题目答题策略:抓住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总结概括得出答案。

  23、【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4分):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发展为“学在民间”。

  24、【答案】⑴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中国对外国商品需求较少,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在欧洲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中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白银在明朝以后成为主要货币,明清赋役征银;中国的白银与黄金的比价明显高于欧洲,向中国贩运白银有利可图;欧洲殖民者从美洲大量的白银;欧洲的货币币材是黄金;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对中国的经济有时尚未完全形成。(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⑵材料二反映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是由于鸦片的走私,导致中国的对英贸易实为逆差,白银大量被;材料三中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取得了经济上的绝对优势,通过对华的侵略战争取得开埠通商、协定关税等,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⑶材料一,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是靠当时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来维持,与先进商品经济相比已经落后;材料四“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对外贸易国家”,说明中国是贸易大国,但优势在于“低成本优势积累”,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新技术领域无优势,因此不是强国。不同:前者反映中国正在落伍,后者反映的是中国正在崛起。

  【解析】本题以中外贸易进出口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历史进程的掌握和理解。第⑴问的关键是能否从中外经济发展状况、中外货币的币材不同进行对比,再从材料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来回答;第⑵问在19世纪前半期和后半期有相同先行,中国都处于入超地位,但原因却是不同的,前者是因为鸦片的走私,后者上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的完成,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第⑶问,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都是贸易顺差,但表现不同,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更是相反。

  25、【答案】(1)主要原因: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传统美德。

  【解析】本题以“家谱”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古代法制度的相关知识,命题有新意,也注重了对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在于充分解读材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对策:材料一进行变法,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以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二通过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27、【答案】(1)趋势;1919年之前,以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

  主要影响:使中国民族危机目益严重,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近代后期收回或修改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奠定了基础。

  (2)主要特点:分别审查,根据条约内容(平等、不平等)确定灵活的政策;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

  28、【答案】(1)美国是总统制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英国1689年《法案》。(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受到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

  【解析】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要结合图示来看。图1体现责任内阁制,图2体现三权分立及分权制衡。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总统制。

  29、【答案】(1)一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财产纠纷增多。二是随着帝国的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与非的矛盾上升,被征服者对罗马表现出强烈不满。

  (2)作用:罗马法私有财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价值。

  30、【答案】(1)秦律具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私有财产,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重农抑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

  (3)实质:它的颁布是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作用:对消除原六国的反秦,巩固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从法律上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了阶级矛盾,成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 料二: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削弱武将、分割地方官,中央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2)宋代哪位为加强中央作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削弱地方加强中央?(8分)

  主要事迹慰问信授权书几米经典语录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生活优秀员事迹材料作风整顿剖析材料春分放假范文见习报告人力资源自荐信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给老师的感谢信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先烈的故事寒假实践报告寒假作业布置教育主题班会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建国68周年活动方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长城的故事军训感言1000字幽默故事四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民建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