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初中的奋力拼搏,各准高一新生们将要踏入新的,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比起初中,高中学习的知识量将会变大,同时,和挑战的时刻也会变多,那么,趁着暑假即将结束之际,除了wifi+旅游+西瓜,新生们还应做好哪些准备,以自如应对高中生活。为此,记者走访了海口各校,看看老师们都如何支招新生们预习方法。
预习要把重心放在函数上。预习时先注重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对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要多研究图形,看图说话,从图形中归纳总结,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具体做法:可以先记忆,再通过做题,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记忆。函数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这一块学习好了,高中数学也就打好了基础。
其次还要巩固和提升计算能力。计算是学好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如果在有理数运算、二次根式运算、实数运算、整式和分式运算,代数式变形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趁着暑假,再好好复习巩固一下。若计算频频出现问题,会成为高中学习的一个绊脚石。
高中英语学习简要的概述就是:多听、多做、多写、,这四点如果掌握好了,基本就可以得高分。为此,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观看经典的英文电影,比如《阿甘正传》、《实习生》、《肖申克的救赎》、《叫我第一名》、《盗梦空间》等,这样,不仅可以在观影中得到乐趣,还能进行英文听力训练。
阅读是一项难攻克的,假期是一个阅读能力提高的大好机会,要注重平日的单词量积累,找学长学姐们借来高中的英语课本,提前掌握课本上的单词以及短语。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记忆,验证单词掌握程度,不断重复。这种模式每天都要,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再去温故一遍,检查出比较陌生的词语,再次记忆,直到完全掌握。
在高中的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新生可以提前备一本文言文字典,平时多翻阅,着重了解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各类句式的应用,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倒装句、被动句等,这些都是高频且难点之一。
语文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作文,而素材又是作文的基础。假期中,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留意作文素材的积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周围的作为生动、鲜活的作文素材来源。还可以在书籍、报刊、电视甚至是各类新中发现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段等。总而言之,素材的积累需要有一双处处留心的眼睛,不能“过目就忘”。
初中历史按照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来划分,而高中历史则在时间线中按照、经济、文化划分,要熟练掌握高中历史,就要完成时间脉络梳理,培养历史思维。以中国古代时间为轴,将朝代更替的时间、顺序和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细致全面的整理,培养时空观念,以形成全面、立体的历史观,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当然,也可以利用假期观看一部历史纪录片。以纪录片《大国崛起》为重点,细看美国、英国、、、日本有关内容。以其中一个国家为例,整理它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比如时间、名称、影响等,有助于拓展个人眼界以及系统性的掌握历史事件。
高中与初中有很大不同,初中更偏向于了解社会,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对于社会的探究更多地侧重于研究“是什么”这一问题;而高中更侧重于学科化研究,其内容更偏向于专业化和实用化,对于问题和现象不局限于研究“是什么”,更要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学生可以提前借阅并浏览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材。试着去了解一下商品、货币、汇率、股票、债券、基金等概念内涵;试着去区分一下“金属货币”与“纸币”、“价值”与“价格”、“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等相关知识。
高中地理着重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的关系,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学生可利用暑期熟记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及省会名称,并能在中国行政区空白图中填出;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等特征。初中地理所学的区域地理应巩固掌握,自编或上网查询一些地理知识,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可提前借阅高中课本,参照各类书完成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的学习,这样在新学期的学习中,就不会因为适应不了高中课堂的节奏而落后。课外阅读相应的物理书籍,以拓展物理知识的眼界,比如《时间简史》、《你不可不知的50个物理知识》、《物理世界奇遇记》等,在通俗有趣的语言中探寻物理世界。
学生在假期里可以归纳初中化学知识。准确记住学过的每一种物质的典型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由于化学的知识点较多,只靠死记硬背是难以牢记的,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归纳法、实验记忆法,掌握这些记忆方法,再结合各类技巧勤加,就能攻克化学学习的。
生物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学生可以提前预习高中课本必修一《与细胞》第一章——细胞的组成以及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注意与初中知识衔接。并能完成配套作业中对应章节的内容,对预习过程中有疑惑的知识,特别是涉及有机化学的部分内容,可以尝试通过借阅高中化学教材、上网搜索等方式解决。 (见习记者 惠 实习生 梁妙仪)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