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年度书单︱六位史学博士生:从圣经考古到丝绸之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8-7-7 10:32:59 人气: 来源:

  “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的小编邀请六位博士生对自己2017年读到的历史类好书进行了一个盘点和分享,做成了一份书单,以飨读者。藉此祝各位读者新年如意。

  1.理查德·A·弗罗因德(Richard A. Freund)著,屈伯文、译:《跟着圣经去考古》,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3月

  如果说对于考古学的各个分支,哪一个最不为国人所知,甚至根本无从谈起,那可能就是“圣经考古学”了。在很多中,特别是从事学术科研的人群中,科学和教是背道而驰的两种世界观,所以在中国没有发展出任何与教文献相结合的考古学分支,也几乎没人关心是否有必要发展这样的分支。

  但《圣经》对于世界的意义并不是一般历史文献可比的,在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圣经》等同于科学。于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疑问:“关于《圣经》与世界,我们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的认识?”当我们跟随作者一步步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也不知不觉间领略了“圣经考古学”的精彩。

  2.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著,吴长青、张莉、彭鹏 等译:《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6月

  很多中国的学术材料到了外国学者手里,即便其不懂中文,也能凭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这早已不稀奇。那么,请畅想一下一位精通汉语和古汉语以及考古学理论的外国学者会用中国的学术材料做出怎样的?《子维城》就是这样一本书。

  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来说,这根本不是一本新书,毕竟,它的英文原版2009年就获得了美国考古学会颁发的最佳图书。但这本姗姗来迟的中文版绝对值得这么久的等待。最新的考古学资料、作者本身非凡的中文造诣和学术、考古学专业学者担纲翻译和校对工作,这三方面为这本书的质量提供了。

  郑老师这本小书当属2016年考古领域的明星读物了。其内容、文笔已有多位知名学者推荐,我就不再狗尾续貂了。我想讲述的是,如果你不是一个考古文博领域内的读者,你可以在这本书里看些什么。

  那些文献、墓志、古人笔记你完全不用都要读懂,知其大概,保持阅读的流畅性带来的快感更为重要;那些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等你也不用非要都记住,只要它对你有那么一点点的已经足矣。

  最好,你能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真正的考古人是如何工作以及看待他自己的工作的。这些文字除了能告诉你考古过程中遇到的故事,也可以让你看到考古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有郑老师这般的文笔和才情,但是对待文博事业和考古学,却是每个人都一样的。

  2005年,东大图书出版公司曾出版过一本《孙机谈文物》,书中汇集了孙先生发表过的论文四五十篇,涉及文物门类之广,笔触言语之精炼,视角之独特皆非其他泛泛而谈的文物研究著作所能相比。但这本书读者多无缘相见,故有十一年后这部《从历史中醒来》的出版。

  书中所论之问题,所用之方法,所谈之观点从未过时,常读常新。例如对于茶、酒、剑、灯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符号意义的文物进行的论述,既逻辑清晰又,常值得反复研读的。对于刚刚步入文博行业的从业者、初涉文博专业的学生以及那些对文物、对考古、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应该是必读书目之一。

  地图是一种信息载体,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艺术作品,地图的制作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古代两河流域的第一幅“世界地图”到麦卡托的经典世界地图,再到谷歌地球的卫星地图,这本书从空间认知以及制图科技发展的角度,讨论了从古至今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选择了十二幅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里程碑式的地图,并把它们带入到各自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详细讨论,给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教、历史背景以及空间认知的局限性,给地图制作带来的不同影响。从地图制图学的发展来看世界历史,无疑是一个新颖的角度。

  棉花,这种轻柔无比的作物,却拥有推动历史车轮的巨大力量。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棉花是怎样将世界不同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怎样引发了工业,怎样促进了资本主义,又怎样将世界领上了全球化的道。同时在这些看似伟大的事件背后,那些负责种植、加工棉花的奴隶和劳工们,又是怎样被压榨和剥削的。

  美国的太空计划总是吸引眼球,从阿姆斯特朗到费曼,从阿波罗计划到航天飞机,太空总署留下了一个个令万众瞩目的名字。然而除了航天员和一线项目负责人以外,每一艘飞船的升空,其背后都汇集着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人的奋斗,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族裔和社会上的。他们的故事少有人知。这本书挖掘了二战以后及美苏争霸期间,为美国太空总署工作的一群“人肉计算机”的人生故事。她们是黑人、是女性,在平权运动之前,她们是社会地位最低下的群体。然而凭借着她们的数学天赋和比更多的努力,她们成为了太空总署的宇航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用铅笔和草稿纸进行着精确计算,确保着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从她们的故事中,我们不仅能读到美苏太空竞赛带给那个年代的疯狂,也能读到这些原本处于社会链底端的少数族裔,为空间探索、为科技发展、为平权运动做出的无可替代的贡献。

  萨勒姆女巫事件是历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这本书从细节入手,还原并分析了这件冤案的始末。因为作者特别注重从史料里挖掘出的各种细节,这本书读起来代入感比较强,同时作者也特意地区分了“历史”和“传说”,让我们能对这件重大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是如何摧毁和的。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陪都重庆普通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一本从普通人的视角来全景式回顾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书。作者访问了二十位当时生活在重庆的从事不同工作的普通妇女,帮她们做了历史的记录。这里面有关于她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也有关于当时社会、和市场状况的调查,还有关于重庆大轰炸的恐怖记忆。

  中国瓷器,从制造伊始就成为人们的源泉。15世纪初,朱棣曾命人建了一座九层琉璃塔(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白瓷贴面。17世纪,易十四也为瓷器所着迷,在凡尔赛宫为他的蒙特斯庞侯爵夫人建造了瓷器馆。500年来,人对瓷器的制造充满了好奇,直到1708年,数学家切恩豪斯和炼金术士博特格才解开了中国的制瓷奥秘。

  De Waal在17岁时第一次得到了一块瓷土,从此便于瓷器的制作,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之一。他的白色瓷器作品,从大容器到小罐子,有简单的中国古代陶瓷风格,也有具有挑战性的现代艺术风格。他的白瓷之是一条让人的旅程,带着手工匠人的虔诚和狂热,他到中国景德镇、迈森和英国普利茅斯,完成了瓷器的朝圣之旅。

  可以说这是一本传记,也可以说这是一本瓷器史书。他并没有给出任何关于瓷器的新认知,而是一个现代瓷人对他职业的传统阐述,但也并不是枯燥的历史书,是关于技巧和艺术的故事,当然也关于。他用现在时态进行写作此书,用这种方法直接生动地描述了那些瓷器历史的人,不管是数学家和炼金术士的故事,还是者下的幸存者。但他只要白色,不仅是瓷器的白,更是揭露社会文化背后的操作,他在书中透露出对白色的,对追求某种纯粹东西的,是对白的一种,一种另类的含义。

  此书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畅销书。你可以把它当做陶瓷书籍、历史读物,也可以就只把它当做你的床头故事。我几乎爱上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推荐给所有爱思考的读者。

  丝绸之界史上是一种标志,它让人想到在尘土飞扬的沙漠中不断前行的满载丝绸、香料、珠宝的骆驼队,往返在中国和罗马之间。而在这段新历史中,却是不同的。Valerie Hansen探索了从西安到撒马尔罕的7个绿洲,列举了一些非同寻常的考古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这些贸易线的理解。中国和罗马帝国之间几乎没有直接贸易,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是现代伊朗的人民;丝绸并不是丝绸之上最重要的商品;金属、香料、琉璃等商品和丝绸一样重要……丝绸之上最重要的是思想、技术和艺术的交流。

  它确是历史书籍,是最新的丝考古总结。但也可以把它当做是考古故事会,去体会中亚和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迷人故事。推荐给所有读者。

  此书和《丝绸之新史》一样,是这几年关于丝影响最大的畅销书。此书是对世界历史的重新评估,丝绸之是连接海洋和的网络,是对帝国兴衰的推动力,这条上着货物、思想、教、疾病。这是一本令人上瘾的可读性很强的历史书,讲述的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经济、和社会历史轶事。《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价它的内容和它所描述的地理一样广泛,涵盖了希罗多德和萨达姆·侯赛因、汉谟拉比和,无不展现他严谨的研究、深厚的学术技巧和揭露现实的能力。它会让你开始质疑你之前所对世界的认知。

  这是一本600页厚的书,有100页的脚注,这本书赢在了细节。读史的人得到知识,猎奇的人得到故事,推荐给所有的读者。

  1997年,Lena Shoal沉船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东北被发现,随着船体残骸出水了大量中国、泰国和越南瓷器等,为明中期中国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书是一部沉船发掘和研究报告,也是一部15世纪海上贸易的简史。全书铜版纸印刷、大量的彩色图片和考古绘图资料,不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文物信息,还提供了一种水下考古的方式方法。

  虽然此书已出版15年,却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所有沉船类书目中最赏心悦目的一本,每翻之必赞叹。推荐给考古学、沉船等专业研究者。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整个自然界都是神圣的,他们不仅把自然界看作是由创造的,也将自然界的每个部分看作是神:太阳、天空、尼罗河等,甚至把神作为他们所处城市的缔造者。他们是技艺非凡的建筑师,将对神灵的和附着在各种神圣的建筑上,包括古墓和等。

  Steven从事古埃及建筑研究多年,丰富。此书以拉美西斯二世为焦点,探索了古埃及的神圣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包括自然景观、古墓、、雕像等。推荐此书的主要原因是,作者翻译并引用了大量古埃及象形文字,使得古埃及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这是对古埃及人如何对他们的神灵做出反应给出一种和新的探索方式。

  该书是近年汉画研究颇具突破性的一部著作,对于理解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丧葬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当前汉画研究及艺术史研究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在方法上他突破了一般考古学分区、分期、分类型的研究思,将历史文献、考古学材料、思想史与教学视野四者紧密结合,交叉运用,从而出汉画类题材背后所蕴含的同一观念——汉鬼,也即本书主题——作为汉代的遗产,是以忠孝与升仙观念的完美结合。其次,对于汉画传统题材,如“孔子见”、“西王母”、“庖厨”等题材,都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并且构建出了他们背后的图象逻辑,尤其在像马王堆帛画的图像逻辑与套棺之间的关联上,更是在回应诸家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说。第三,作者在有限的汉代文献基础上,通过六朝文献,探求之间的传承性,结合作为视觉材料的汉画,相互印证,为我们了一个早期的图景。

  该书通过近现代美术中的若干个案研究,展开对近现代美术的现代转型与变革背景下的核心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岭南画派及现代派艺术等重要史事的考证,了在美术现代进程中美术与、社会、新旧文化的复杂关系。作者考证详实,论断严谨,行文浑厚而缜密,堪称近现代美术研究领域的典范之作。

  3.黎志添编著:《图像、考古与仪式:宋代的演变与特色》,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

  该书为中文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宋代研究国际研讨会”(2011年9月)论文集,收录与会学者关于宋代方面论文13篇,内容涉及图像学、物质文化、墓葬、符箓等多个领域,代表着近年宋代研究领域的前沿思考和研究旨趣的新动态。

  盐野七生是当代日本创作意大利史话的女作家,她曾写作了罗马人的故事和的故事系列丛书,精于将枯燥的原始史料化为优雅的历史故事。两本书都属于“文艺复兴的故事”丛书系列。《神的代理人》讲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四位和一位教家的故事,他们包括:环游欧洲的人文主义学者型二世;精于的亚历山大六世;好战的尤里乌斯二世、美第奇银行家式利奥十世,以及宁折不屈、虔诚狂热的教者萨沃纳罗拉。通过他们,读者能够看到一个个秉性鲜明的教人物,领略文艺复兴多面的。《优雅的》描绘了亚历山大六世次子切萨雷·波吉亚的事迹,这是一位集弑兄淫妹、背信弃义、军事大师、外交天才于一身的奇人。在当时战乱不休的意大利,波吉亚的崛起始于对别人的和征战,也终于别人对他的和。盐野七生在“文艺复兴的故事”丛书中为读者呈现出一副色彩斑斓的文艺复兴人物画。

  克里斯托弗·达根(Christopher Duggan)是英国雷丁大学教授,专攻意大利现代史,获得意大利颁布的最高荣誉勋章。此书是剑桥大学国别史的第三部,是一部简明但不简单的通史。意大利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自古罗马之后长期,只是一个地理单元。作者写作主线是“意大利建国”问题,所以简略地叙述了古罗马和文艺复兴的兴衰历程,详细地叙述意大利是如何产生现代民族国家思想的?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困境后,又是如何的邪?以及战后国的发展和新问题。它是一把帮助读者打开意大利史的钥匙。

  4.大卫·阿布拉菲亚著,宋伟航译:《伟大的海:地中海世界人文史》,:广场出版,2017年

  大卫·阿布拉菲亚(David Abulafia)是剑桥大学教授,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海洋史的专家。此书以宏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地中海从公元前22000年到公元2010年的历史,也是继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世界》后,最重要的研究地中海史的著作。地中海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还是发生欧亚类错综复杂活动的场域,不同国家、民族和的人将整个地中海变成了“商业之海”、“战争之海”和“之海”。这本书以长时段的历史视野描绘了整个地中海区域发生的变迁,是一本从海洋史角度去诠释区域文明的佳作。

  1.游博清:《经营管理与商业竞争力:1786-1816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元华文创,2017年5月

  在详细爬梳大量英文原始档案手稿的基础上,该著从企业运行的角度书写东印度公司在华活动的历史,全面讨论伦敦、广州、印度在十八至十九世纪贸易中的紧密关系。材料扎实,论述充分,是一部值得镜鉴的研究著作。

  著者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产生、运作放置在不同时期特定的、学术思想背景下,呈现了中国博物馆、博物学在早期发展中“多元格局”。其内容纵贯古今,且不落窠臼;读来既颇具兴味,又。

  3.克里斯蒂昂·德拉克鲁瓦、弗朗索瓦·多斯、帕特里克·加西亚著,顾航、吕一民、高毅译:《19-20世纪法国史学》,商务印书馆,2016年

  该书对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提纲挈领,有助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研究著作中抽身出来,把握其兴起发展的脉搏。

  著者经过严谨、细密地考证,还原了《澳门新闻纸》的英文原本,并将原文对照排印,故该著极具史料价值;同时,根据史料呈现的大量细节,著者力图恢复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实相,对林则徐的翻译团队、质量等重要问题上提出颇具性的结论,足见。

  5.马立博著,夏继果译:《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的述说,15-21世纪(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9月

  本书为全球史研究中经典的通论之作,从全球的、的角度重述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大主题,如国家建构、工业化、变迁等。叙述简明流畅,具有性。关键字 :我要反馈新浪新闻号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