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月26日揭晓。根据投票结果,新疆吉木乃洞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其中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成功入围。
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鹰潭市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岸,溪山环拱。2014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根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的占地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米。现已发现、的宋元明清时期遗存29处,发掘面积逾4500平方米。至此,大上清宫历经4代的“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格局基本恢复。2017年,江西省考古研究院又围绕大上清宫遗址展开了周边遗迹调查,调查的30平方公里内有相关遗存20多处。所涉面积之大,为现阶段发现的宫观之最。
对照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认为,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反映时代序列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正一教祖庭遗址,是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6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山东、山西、浙江、、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没有向几个“考古大省”集中的情况;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东北三省均有一项入围,川渝两地各有一项,南北各省入围项目大体维持往年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已经连续四年有考古项目入围终评。
从年代分布来看,史前考古占比例最高,有9项入围,夏商周考古有6项,秦汉考古有3项,宋元明考古有8项入围。史前考古与宋元明考古,一早一晚,占据入围项目的前两位。
从遗址类型来看,以居址、墓葬和城址为主,但也不乏特色。近年来屡有洞穴遗址考古项目入围,此次更是有3项上榜,反映了洞穴遗址以其地层堆积延续时间长、比较完好地保留史前人类的栖居遗迹等特色成为考古研究的热点。另如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为大型宫观遗址,安图宝马城揭露出一处金代皇家神庙遗址,而重庆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以其依山而建的防御体系颇具特色。
从发掘工作性质来看,主动发掘项目占绝大多数,工作延续时间普遍较长,例如福建明溪南山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均为延续数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发掘工作更是持续了十余年。课题意识主导、多单位合作、长期持续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已经成为国内重要遗址考古工作的普遍特点,不仅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而且为遗址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资料。基本建设考古和抢救性发掘入围项目虽然不多,但在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及时文物的同时,展现了较高的发掘水平,例如崇礼金代太子城遗址的发掘在配合冬奥会建设的同时,揭露出一座皇家行宫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更是开创性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