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十年代,这些评报意见主要发表于两个地方:一是在办公楼三楼的评报栏里;二是发表于《军报生活》。到了2008年之后,则主要发布于采编网上的《内部论坛》,至今还可以方便地查看到。网络是有记忆的。
本文记述的,仅仅是军报内部评报史上几次大的波澜,从中可以追溯军报新闻的浪花,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军报编辑部生动活泼的氛围。
军报在粉碎“”之后的第一次评报热,发生在1984年整党期间。党委从整党一开始,就提出整党和办报相互促进,把改进作为边整边改的首要内容,为此成立了宣传整改小组。代理社长钱抵千把评报作为推动整改的一个重要抓手,他在《军报生活》上发表了大量评报意见,不仅包括对见报稿的评报,还有审改清样和备用版的意见。《军报生活》接连发表两期《社长评报选载》,继而又发表两期《社领导评报选载》,刊登邵华泽、吕梁、姚远方等社领导的评报。
社领导带头评报催生了编辑部的评报热潮。有些同志提出,军报要从建立专门的评报机构和业务惩制度做起。评报内容从一般的字词句、修辞、逻辑、选题、平衡、标题、版式、印刷、以及某些技术性问题,逐步转向宣传指导思想、重大宣传方针及军报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4月21日,编辑仇学平发表关于调整军报组织机构的;总编室编辑麦辛发表《编辑岗位责任制刍议》;
5月18日,时任总编室主任吴之非发表《我们要的地方甚多》,一口气列出20个题目;
那时的评报中涉及到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几乎所有的部门,包括行政出版、体育组、美术组、资料室的同志都提出了。组织 “海疆行”“周边行”的设想,就是在这时的评报中提出来的。当时参加评报的,除了社处领导和老同志,也有很多年轻的营连级干部,考虑的却是全的事、社长考虑的事。
那真是一个火热的年代。说干就干,看准了就干。评报呼吁加快新闻时效,不到一星期就成立了快讯组,专门编发当日或隔日快讯,迅速开办了《鸡毛信》专栏。评报中,大家都认为要从一版突破,多搞独家的东西,很快就体现在版面上。一版刊登军委领导视察好八连的报道,大胆突破,标出鲜明的主题:《“左”的影响 不当歪嘴》。有一篇弄虚作假的读者来信,安排上了一版头条,还刊登了记者调查《一封揭“短”信,激励“一班人”》。最大胆的是在一版头条刊登《成都军区干部部长王拙如以权谋私为儿子骗取干部职务》的报道,在整党中产生很大影响。从通联处处长宋维的评报《宣传的新气象》,文化处处长李家许的评报《打破常规 耳目一新》中,可以看出当年编辑部澎湃的气象。
正是在这样的浪潮中,催生了更大的:《解放军报》应该由军内改为公开发行。最早这一的原总编室主任吴之非,1985年5月出任军报总编辑,加速推动这一。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和试验,1987年1月1日,军报终于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
1985年11月,一篇人物通讯在编辑部掀起一场关于典型报道的讨论。其实,直接引发讨论的是为这篇通讯而发的一篇评论。
通讯刊登于11月10日一版头条,标题是《“请你理解我的爱”——访特等伤残军人安忠文的妻子邓阳昆》,作者是快讯处编辑简妮。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介绍了纺织女工邓阳昆与特等伤残军人安忠文的爱情生活,特别用邓阳昆的话解释主题:“不爱你,就是再可怜你,我也不会嫁给你。”
半个月之后的 11月26日,三版理论版刊登了署名“孔黔”的文章《我们需要这样的纯真与——邓阳昆颂》。引发争论的恰恰是这篇评论。
“孔黔”文章见报的当天,文化处编辑李庚辰便贴出了第一张评报《不要再加温了吧!——对孔黔文质疑》。他在评报中提出,“一个健美的姑娘与一个特等残废人的结合,决不能说是正常的、自然的。”“唯物辩证地评价青年的爱情冲动,适可而止,不要把话说过头,不要去提倡一般人难以学到的东西。”
“孔黔”是军报副总编辑楚氾用的笔名。他认为李庚辰的评报直言不讳,这点非常宝贵。但同时也表示“我她的不是恋爱方式,而是她的纯真和。”简妮也在当天作出回应,她认为“现在不是温度太高,而是冷气太重。”“宣传邓阳昆并不是提倡都嫁给伤残人。”
双方在当天就发生两个回合的争论,焦点集中在宣传邓阳昆是“太热了”,还是“热得不够”?是宣传邓阳昆为奉献而婚姻,还是应该宣传她为爱情而奉献。双方论述角度不同,实质上涉及到典型的先进性和的层次性以及宣传的分寸把握问题。
此事迅速在编辑部引发大量评报。后来,编辑部专门召开了关于邓阳昆典型宣传的。这时,话题已扩展到典型宣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参加评报或讨论的有李建功、方航、宋群、黄连城、陈雄、仇学平、刘新如等同志。
讨论中有一点共识:应该是一个议论风生的地方,应该经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林剑总结说,是不是可以提这样一个口号:在新闻业务和学术研究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要多注意创造这种条件和气氛。有些问题,如果彼此看法距离较大,一时统一不起来,允许自己保留意见,不必急于勉强作结论。要把业务研究与宣传任务区别开来。
简妮的这篇通讯,后来获得1985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但在编辑部内,这场关于典型宣传的评报和讨论,影响更为深远。1988年,林剑副总编策划过一组关于典型宣传的反思,他亲自写了宣传的指导思想:不是要否定典型,而是要警示和防止典型宣传中存在的虚假、浮夸、片面等问题。记者处组织杨学泉、高艾苏、陈小布和我分头落实。我们一共写了8篇典型采访札记,虽然送审未能通过,但稿子里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典型不是面团,岂能随意捏合”等,后来通过新闻、编者按、短评等形式,做了适当地宣传。
军报内部评报大多于评报栏,少量发表或转载到《军报生活》,素来没有选辑出版的习惯,迄今只编印过一本1999年至2001年的评报选,这3年也是内部评报颇为活跃的一个时期。
1999年评报热的兴起,一个直接原因是世纪之交的军报。从1998年2月开始,军报成立新闻领导小组,公开向全军读者征求意见,分别创办了《周刊》《军事科技周刊》和《周末文化》。这3个周刊的创办,给评报提供了丰富的议题,进而带动了整个质量的提高。
评报热的兴起,还源于时任社长孙忠同的发动。他明确要求社、部领导每个月至少要有两次以上评报,如果谁到月底前没有完成,他会亲自打电话提醒。部每个月贴出评报统计。这样,曾经一度沉寂的评报工作就重新活跃起来,规范化、制的轨道。
这些评报意见,大多是读报随感,即兴而言,并无多少学术性理论性,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至今读起来仍能感受到智慧的火花。
这段时间的评报,最大的特点是关注战役性报道的策划。孙忠同提出《大家都来重视策划》;张银则强调《策划是学校》。《周刊》策划的“新中国12次阅兵回顾”被广泛转载,特别是“九五”成就宣传等重大专题,获得的表扬。3个周刊在内部评报和读者来信中都受到广泛的好评。李卫星在评报《周刊引发的思考》中说:“三个周刊每期都有可看的东西,看得出是有人在策划,有人在经营,它是一个拼盘,但不是瞎拼的,是编辑精品意识的体现。周刊的成功为我们改进理论宣传提供了借鉴。” 实际上,三个周刊不光带动了评报,而且带动了整个业务的竞赛。
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的评报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参加评报的,部门以上领导多,普通编辑记者少;有些评报流于一般化,表扬多,少,缺乏业务和思想深度。但是总体上说,这3年是军报内部评报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大大强化了策划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段时间军报一系列重大的宣传,如国庆50周年阅兵特刊、澳门回归、“”、批、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新时期思想工作探索等,都产生很大的反响。
2008年年底,时任社长王梦云、总编辑孙晓青再一次筹划新年度改版。这次改版的思考语境是30周年。鉴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大事宣传的经验,党委向军委和原总政提出了扩版的报告。围绕这次改扩版,在军报内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评报热潮。
话题是由孙晓青自己提出的。为了给新一轮新闻进行思想准备,他于12月5日在军报内网发出《适度变脸,有限转身》,提出“基于效果的”等新闻。紧接着,他又发出《打消顾虑,畅所欲言》的帖子,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由于是网上内部讨论,孙又提出可以化名,所以大家发言较少,一些观点针锋相对,短短的20多天,总计发帖200多条,点击逾万人次。这次评报热时间比较集中,主题也不局限于标题制作、图片选用、文字差错等具体业务,分歧主要集中在改版思包括版面设置及其背后的新闻上:
其实,在涉及新时期军事新闻的根本性问题上,编辑部并没有多少分歧,即:军报必须在军委机关报定位定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军报需要更好地适应对内指导与对播两大需要,满足读者多样化信息需求,通过提高的知识性、服务性、可读性,真正实现指导性。孙晓青提出的“适度变脸,有限转身”“基于效果的”等新闻,大家普遍认同。
“将来有这么一天,军报只在印刷少量的纸质供中央和军委领导阅读。恰好这一天有一个外军代表团来军报访问,社长发话:多印几份军报当纪念品送给友军。在连队,每个班都配有办公桌一样大的液晶彩电,连队文书一大早就把一个数据包传给各班,战士们通过荧屏阅读包括军报在内的网络版,比看纸报清楚多了。排长掏出配发的专用手机,浏览军报头条和其他新闻……”
2012年至2014年,是军报评报比较活跃的又一个时期,并在评报之外增加了评网。与过去相比,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成立了新闻研究中心,专门负责评报;二是网上评报,允许实名,也允许匿名穿“马甲”。这两点都源于孙晓青社长在2008年底大讨论时的设想。他当时曾发帖:“网络真是奇妙。那么多人在一起网谈,谁也不认识谁,就像假面舞会,反倒能说出真话。”“今后好稿评选是否也能拿到网上来呢?我们还可以在内部论坛上开个评报栏,让群众评报常态化。”
这一设想到2012年才进入操作。经报总政领导同意,军报成立了军事新闻与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编外机构,但人员由编内干部组成。研究员聘请了几位退居二线的社、部领导担任。
研究中心的任务主要有3项,一是评报评网,推荐每日好稿、月度好稿。二是参与社里一些战役策划和施工,如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特刊《雷锋之歌》、迎接党的系列特刊《辉煌之歌》、2013年《解放军报》改扩版、全军军事传媒融合发展研讨会等;三是研究解放军发展史。
当时实名评报比较积极的,有刘新如、郑蜀炎、姜兴华、范江怀(叶虎)、武天敏(沙棘)、曹瑞林、乔林生、李卫星、宋明亮、洪文军、薛涛等,还有一些同志用的是昵称,我还记得有“侏罗山谷”“一团火”“一根筋”“大篷车”“甘家口”“过了天桥是天意”等网名。
这段时间最集中的主题是报网融合。研究中心曾发起专题讨论:《军报网络发展10问》,包括谁来网络领域的军队形象?如何发挥分社在扩大网络宣传中的作用和优势?如何实现军兵种网站及涉军网站的战略合作?技术部门在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等。
应该说,当时讨论的许多问题还是超前的。我《军该有自己的微博》时,《》还没有开微博。迎接讨论成就宣传时提出,成就报道需要外宣和国际眼光,成就报道需要今天的太阳,有些简单的数量对比、纵向比较,可能产生副作用。这些都成为策划方案的指导思想。还有一些热议线年新一轮改版的讨论,在军报的影响,等等,都对实际工作产生了影响。
这段时间的内部评报有时并不局限于军报,很多网络舆情成为内部评报的话题,比如方大国与南航空乘的争执,孙礼辞职发表的博文,内网评报都有一些不同意见的跟帖。研究中心也有意识地转发其他的动向及舆情分析,扩大内部评报的视野。袁惟仁是谁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