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库叔实在忍不住吐槽:《军师联盟》拍成了“野史大全” 司马懿竟成“男版甄嬛”……

类别:军事历史 日期:2018-5-24 22:55:58 人气: 来源:

  历史剧《军师联盟》的热播引发了观众的激烈争议:有人说这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剧”;有人说该剧八道,越广、越重。

  比如说,按剧中的时间安排,曹丕初见甄宓发生在官渡之战后不久,可官渡之战时曹丕只有13岁,曹植才8岁,要按现在的说法,两个年龄加起来都没到婚龄的未成年人见色起意、去争大甄宓,多尴尬!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与《以人民的名义》和《白鹿原》等广获好评的电视剧不同,随着历史题材电视剧《军师联盟》的热播,观众的争议越发激烈:

  支持者认为,《军师联盟》是匠心打造出的“剧”,精致的道剧、精心的拍摄和制作、吴秀波等“老戏骨”们用情用心的表演,使这部剧大放光彩。

  者则指出,这部电视剧生编硬造、罔顾历史,存在大量硬伤,脱离了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正确创作方向,越广、越重。

  据制片方透露,《军师联盟》仅前期酝酿和筹备就用了5年时间!正式拍摄历时长达300多天!并且,由于制作方力求完美效果,不惜一再推迟时间。

  在影视剧“快餐化”、“一切向钱看”的当下,这确实耗时够长、够有了。主创者还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三化目标”:态度时尚化、戏剧张力化、制作精良化。

  这是一部比《琅琊榜》更值得追的历史大剧,里面有你前所未见的司马懿、曹操;这是荧屏上的一股历史,它把三国故事讲得更符合世态人情;它的匠心、它的精良、它的诚意、它的创新,让人由衷地点赞!

  有人认为,这部电视剧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其真实性还不如《三国演义》;剧中不少情节来自野史传说,更有甚者属于生编硬造和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用这些不可靠的历史素材重新塑造出的历史人物必然也是不可靠的……

  前后存续不到100年,不算长,是而非治世、盛世;流传下来的史料很有限,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晋书》等几部史籍中(可以说,若研究明史、清史,倾其一生也未必能尽览史料,而研究三国史,数月即可一遍)。

  但是,这时期在思想和文化上却大放异彩,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数不胜数,在中国老百姓中人气一直颇高。

  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倒是引用了200多种杂史和杂著,然而,这部分史料的真实性自出现以来就广受怀疑——由于未加详细甄别筛选,加之所引原著绝大多数均已散失,有的记载无头无尾、莫名其妙,有的与正史相悖。

  三国史研究者一般对这部作品采取审慎态度。而《军师联盟》创作者有意识地将那些并不可靠的“野史杂著”纳入重点取材范畴。

  以司马懿这一经典历史人物为例,其生平事迹主要记录在《晋书宣帝纪》中,其在曹操去世前的这一段只有1000字左右。而创作者为塑造人物,将相关“野史奇谈”都用在了剧中。

  杨修在曹操面前卖弄机智的几个故事类似民间传说;司马懿的“狼顾相”、曹操“三马同槽”等故事带有传奇色彩,颇具意味;“衣带诏”和荀彧被曹操逼死等内容,则与正史相矛盾。

  对于在史册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军师联盟》创作者也穿越两千多年回到三国时代,给他们一一安排了“新任务”:

  按史籍记载,名医生前只是曹操的“私人医生”,而剧中把他塑造为一个“反曹斗士”,甚至参加了“”的“衣带诏”事件。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早年当过朝廷的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就回老家“养志闾巷,阖门自守”,也就是早早退休了,但剧中仍让他“留任”,而且也成了一名“反曹斗士”。

  最离谱的是在关羽北伐、曹魏全线败退的危急关头,司马懿主动请赴孙吴,当面说动孙权从背后向关羽发动突袭,化解了一场危机;

  而事实是,孙权对于蜀汉在荆州的不断壮大早有,担心三方均势被打破,所以,早就在暗中策划偷袭关羽,跟司马懿没有半毛钱关系。

  还有,曹操死后曹彰挟曹植率“40万大军”谋反,剧中说全仰仗司马懿及夫人张春华大智大勇才得以危局,这也是胡扯。

  另外,在曹丕争取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司马懿全程参与并多次为曹丕出谋划策,事实上,司马懿虽名列曹丕身边的“太子四友”之一,但出谋划策最多的人是吴质,史书关于吴质的那些记载全部被《军师联盟》的创作者扣在了司马懿头上。

  宽容一点来看的话,提到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情节设置的问题,勉强可以用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辩解几句。但是,居中频繁出现的历史常识错误可就无从辩驳了。

  笔者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军师联盟》主创者抛出“三化”观点之一的“态度时尚化”,难道是指赶时髦玩穿越吗?

  按剧中所说,官渡之战发生这一年曹丕只有13岁,曹植才8岁,按照现在的说法,两个年龄加起来都没到婚龄的未成年人见色起意、去争大甄宓,多尴尬!

  据可靠史料,曹丕初见甄宓时约18岁,曹植13岁,小兄弟俩争甄宓的故事只是后人的穿凿附会,而我们的《军师联盟》却将其作为全剧的一条重要主线娓娓道来。

  孙权、刘备甚至诸葛亮都称过“孤”。但问题是,从荀彧、杨彪等大臣到曹植、曹丕,在曹操面前都跪称“臣”、“儿臣”,这就是缺乏历史常识了。

  称魏王之前,曹操是汉朝的司空和丞相,与荀彧、杨彪等大臣算是。同事之间,你级别再高也不能让人家称臣吧?

  大臣们叫一声“丞相”或“曹公”,曹植、曹丕叫一声“父亲”,不影响剧情和人们塑造。如此称呼只能说明创作者对历史的把握能力和重视程度都不达标。

  更让笔者啼笑皆非的是,曹丕与崔琰城门相见,一张嘴就顺出《兰亭序》的名句。曹丕在226年就死了,而《兰亭集序》的作者、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同志下一个世纪才出生啊!

  虽然一心避世,但却无奈地被历史的泥石流所裏挟,入世,又不得不卷入步步惊心、充满的游戏;然而,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他都着自己的人生和底线,一句“不问输赢,只论对错”打动了很多人。

  大家拼智力、拼勇气、耍心机、玩权谋,诡诈才是硬道理,天真善良几乎与幼稚软弱同义,会被其他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司马懿本人就被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烙印,他沉稳、勇毅、能,但他却创造不出人性奇迹——在人仰马翻的里,他多端、,并不是一个纯粹和的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历史为主线,基本情节和人物设置均按《三国志》等史书进行,中间也有很多的再创作——通过艺术虚构,使历史场景更加真实、历史人物更加丰满,使故事情节更加扣弦。

  比如,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的缔结,《三国志》只交代诸葛亮临危受命出使江东的一些简单情节,而《三国演义》却添加了舌战群儒、周瑜打黄盖、借东风、连环计、草船借箭等故事,使这段历史更加鲜活生动。

  但是,假如出使江东的是诸葛亮,你却非说成关羽;假如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上,你却非说发生在黄河里;那就不对了,这个“不可以有”!

  大抵是因为《军师联盟》制作太精良、演员太入戏,所以会很多观众,让他们以为剧中的故事是史实。

  殊不知,制作的精良、布景的细致、演员的敬业都代替不了内容上的真实,把“伪历史”拍得越引人入胜,对观众的就越严重。

  历史剧不同于玄幻剧,《军师联盟》剧中的人物大部分在历史上都有名有姓,这决定了它不能无限地张冠李戴、凭空。

  塑造新的司马懿形象,要对历史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基础打造人物形象。若是让人看了“司马懿”想起“甄嬛”和“梅长苏”,这就不是“态度的时尚化”了。

  本文来源于ipfs

关键词:中国野史大全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