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青年中国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9-12-19 19:52:03 人气: 来源:

  满清禁官2艳女情史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详情

  讲述了一支抗敌宣传队深入偏僻山村进行抗日宣传。时村闹疫病和盐荒,青 年农民害怕抽壮丁,结伙避入山中,村民生活十分。抗敌宣传队在队长领导下,一面开展宣传工作,一面设法为农来药品和食盐,帮助农民收割稻子的故事。

  阳翰笙,中国电影剧作家 戏剧家、作家。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生于四川高县。192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1926年初,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官、部秘书和黄埔军校入伍生部党总支。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年底到上海参加创造社。1928年初起陆续发表小说,并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文艺理论的文章。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先后任左联党团、上海文委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同时发表长篇小说《地泉》、中篇小说《两个女性》等。1933年创作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第一次用电影形式正面表现农民武装斗争。1934年,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中国海的怒潮、 逃亡和生之哀歌 。1935年。创作电影剧本同心、 夜奔 、 新娘子军 、 《草莽英雄》、其中夜奔 、 同心分别于1936年、1937年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成影片。抗日战争期间,写了电影剧本八百壮士、 塞上风云。1948年和沈浮合作编写电影剧本《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建国后,历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厅副主任,文教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文联党组等职。1962年创作了《北国江南》。期间被关押9年之久。1976年以后,仍创作电影剧本《赣南游击赞歌》。

  陶金 ,中国电影演员、导演。原名陶秉钧。江苏苏州人。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巨术师范系,后入山东教育馆戏剧训练班学习表演。1935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演出雷雨 、 日出等剧目。1936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主演黄浦江边 、 女学同 、 杨柳村等影片。后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四队,辗转武汉、重庆等地演出话剧《民族》 、塞上风云 、 魂等。1942年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胜利进行曲 、青年中国 、 日本间谍 、 还我故乡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入昆仑影业公司,主演《八千里云和月》及《一江春水向东流》,因表演朴素、自然、细腻而获得好评。1948年去,先后在永华、长城等影业公司主演《山河泪》、《火葬》、《海誓》、《血海仇》等影片,并在大影业公司自编、自导、自演影片《诗礼传家》。1951年回上海,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参加拍摄斩断 、宋景诗等影片。1956年后转任导演。1962年任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先后导演戏曲片十五贯 、 西园记 ;故事片日记 、斗鲨等。曾任中国影协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民盟广东省委副等。

  白杨,演员,原名杨成芳,湖南湘阴人,生于。1931年考华公司,作《故宫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头》成名。抗战期间随上海影人在内地演出话剧,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其后拍摄了《中华儿女》、《八千里云和月》、《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线大影星之一。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

  白杨,原名杨成芳,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1920年4月生于北平。幼年时代因其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将她托给奶妈在农村生活。贫境与伴随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为了,她来到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的演员养成所,成为该所最小的。由于她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在无声电影《故宫新怨》中扮演了一个小丫头。不久影厂解散,白杨加入到“苞莉芭”剧团,演出过话剧“乱钟”、“战友”等。不久该剧团也被解散。1934年白杨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和中国舞台协会等剧社,开始了职业演员的生涯。在话剧“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话剧“梅萝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显露出她的表演才华。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成立,经著名戏剧家洪深介绍,白杨与二厂签订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头》,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杨艺瑛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与陈白尘,沈浮组成影人剧团,深入人民生活进行宣传抗日救国线年,白杨与沈西苓、赵丹、魏鹤龄等电影工作者,来到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此时,她接触到斯坦尼表演理论,“斯坦尼”丰富、开拓了她的艺术视野,激励了她在艺术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与此同时,她又在重庆和成都开始了她的舞台艺术活动,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春秋”、“复活”等著名话剧,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被誉为当时中国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战胜利,她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八千里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影片,之后,她又去参加《山河泪》等影片的拍摄工作。解放后,她从回到,先后在《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冬梅》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种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艺术也在国内外赢得声誉。1957年《日报》、《沈阳日报》举办的最受欢迎的影片、演员的评选活动中,白杨主演的《祝福》、《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评选的五位最受欢迎的演员中,她又独占鳌头。同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了捷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祝福》一片获特别。

  白杨的一生,从坎坷中,这与她从艰苦的逆境中,在成功后保持平凡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摄,同周总理、陈毅同志促膝交谈。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代表了,在《祝福》中新的高度,在《冬梅》赢得真诚,无论戏中戏外,她都如此“优美”、“自然”、“含蓄”的将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彻底地展示在舞台与银幕上。她还著有表演艺术专著《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及诗文集《落入满天霞》。80年代还在电视剧《洒向都是爱》中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成为中国影坛上负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于1996年去世,享年86岁。

  白杨,女,原名杨成芳,又名杨君莉。1920年4月22日生于北平,湖南汨罗人,是著名女作家杨沫的妹妹。自幼寄养在北方农村。九岁回就学。1931年华影业公司北平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在影片《故宫新怨》中饰演丫环。后相继在苞莉芭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舞台协会等团体任演员。因主演梅萝香 、 少奶奶的扇子 、 茶花女等剧而崭露头角。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十字街头 ,引起影坛关注。1937年参加上海影人剧团。1938年在重庆入中央电影摄影场,主演中华儿女 、 青年中国等影片。同时又主演了屈原 、 日出 、 细菌 、 复活 、 罗米欧与朱丽叶等多部话剧,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1946年回上海,在中电、昆仑等影片公司主演八千里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其中,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饰演的纱厂女工李素芬系其前期代表作。1949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拍摄了《祝福》、《春满》、《为了和平》等影片。1989年主演的电视剧《洒向都是爱———宋庆龄的故事》,是白杨一生中拍摄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也是她为观众塑造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1996年9月18日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终年76岁。

  白杨和老导演张骏祥,四十年代有过一段不到一年的短暂婚姻,后来分手。数年后白杨嫁导演蒋君超,他们的儿子是海南博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晓松。

  

关键词:中国简介
0
0
0
0
0
0
0
0
上一篇:超级中国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