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雍正是还是继位? 两派观点均确凿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9-1-1 16:39:11 人气: 来源:

  大清朝二百多年的江山,有三大历史悬案未解: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前两大悬案尚有脉络可寻,唯独这雍正继位悬案直到今天仍谒捣诅。赫烤故沁备复畚换故呛戏涛唬慷灾帕脚啥佳灾湓涞丶岢铺ぴ谑郑此膊挡坏顾?/p

  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来得不明不白,他康熙弟辈,贪暴嗜杀酷爱抄家,最后被仇家取了项上首级一命归天……这是历史中真实的雍正形象,还是的一派胡言呢?

  初年,有关清朝皇室历史的野史纷出。其中,燕北老人撰写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蔡东藩作的《清史演义》、柴萼著的《梵天庐丛录》、孙剑秋所写的《吕四娘演义》、《血滴子》等,将雍正的身世悬谜写得绘声绘色有如亲见。

  关于雍正的继位,燕北老人给出了以下三种说法:一是雍正的生父“卫某”把康熙传位十四子的遗诏中的“十”字改为“于”字,因雍正在康熙的十几位皇子中排行第四,改了这关键一字,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就成了“传位于四子”了;二、三两种说法都是说,雍正自己进宫窃取遗诏,改的也是这个“十”字,变成“传位于四子”和“传位第四子”了。

  燕北老人在《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里揭秘说,雍正的生父不是康熙,而是一位姓卫的无名下人。故事梗概是,康熙一日见到卫某之妾,爱之,召入宫,却不知卫某之妾此时已怀有身孕,是年六月雍正出生,实际上雍正非康熙之子,而是卫某的儿子。

  卫某之妾入侍康熙以后,康熙可能觉得人家妻子有伤过意不去,出于补偿心理将卫某召为御前侍卫,紧随自己左右以示恩宠。在康熙弥留之际,卫某借职务之便偷改了传位诏书,让自己的儿子胤禛(zhen),即后来的雍正捷足先登。

  燕北老人又说,“胤禛之母,先私于(年)羹尧,入宫八月,而生世。 ”这就令人糊涂了,雍正到底是卫家儿,还是年家儿呢?年羹尧出任四川巡抚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史载,“(年羹尧)当抚川时,年未三十”,可知年羹尧应生在康熙十八年以后,而雍正则生于康熙十七年,后出世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先到的人的生父呢?

  无论是顶雍正一派还是倒雍正一派,无论是史料还是小说家言,在雍正继位一事上,首先都是拿康熙的传位遗诏说事。

  这份所谓的“康熙遗诏”的汉文原件,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件所署时间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看似康熙逝世那天写的,而雍正却未当天公布,3天后即十六日才公布遗诏,鸿胪寺官只了满文本,这是完全不符合皇室规矩的。

  按大清皇室,传位必须同时公布满文本和汉文本两份遗诏,以便让满汉群臣人所共知,以证明嗣皇继位的性。康熙若选定胤禛(雍正帝)为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只留下满文遗诏而不留汉文本遗诏呢?同理,若这两份遗诏都在,雍正怎么可能只读满文本而不读汉文本呢?要知道,当时他的竞争对手皇八子胤禩(si)、皇十四子胤禵(ti)等本就疑心重重,在如此关键时刻,精明过人的雍正怎会为留下这般要命的呢?

  对诏书的鸿胪寺官只读满文本而不读汉文本的重大纰漏,御史汤保等人当时就参奏,鸿胪寺官没有宣布汉文本,胤禛就此做了说明,但雍正的解释十分笼统而模糊,浮皮潦草不了了之,根本就没有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给人的感觉是,雍正有点心虚。后世学者由此判定,汉文本遗诏根本不是康熙的亲笔,是胤禛自己搞的,不能作为认定胤禛嗣位的可靠。

  这份汉文本遗诏的原件书写得比较草率,有四处涂抹,一个错字,这些虽无害原意,但说明此遗诏是仓促写成的,当是雍正即位初时之作,不是后来慢慢加工成的。

  而且,即便是满文本传位遗诏也存在破绽。著名清史学家金恒源先生发现,他所见到的两份满文本《康熙遗诏》中均无“皇四子胤禛继位”的明确说明。王钟翰先生曾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进行考证,也,这份遗诏的原件是残缺的,在这份满文的《康熙遗诏》原件中,并没有“皇四子继位”的内容,更没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这最重要的一句话。

  雍正继位后,面对对自己继位性的质疑,曾举出一个重要事例,即“八人同受面谕”。雍正说,康熙临终前召见了7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皇子和大臣隆科多,下达了传位给他的遗命。当时他受命在天坛祭天,是被紧急赶回康熙寝宫的。也就是说,他受命继位一事是有目共睹的,是有很多现场目击人的,是连自己的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

  金恒源为何做出如此呢?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9点左右去世的,在临终这一天的凌晨1至3点间“急召”胤禛,胤禛到达康熙所在的畅春园之前的上午7点左右,康熙已将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宫,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贵重……继位”的决定,但这些都是雍正当了7年之后,才突然举出的。

  金恒源对此倍感不解,如果康熙真的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当众宣布“四阿哥继位”一事,以胤禛的一贯为人和围绕胤禛继位性展开的宫廷斗争的惨烈程度,胤禛断无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7年后才作宣布的。

  另外,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康熙去世当晚,三、八、十三等众阿哥都已及时知道并在场参加了这一重要活动,因此答案只有一个,“八人同受面谕”一说完全是雍正的。而伪造《康熙诏书》的不是别人,正是雍正的嫡系隆科多!精通满文的清史专家李学智的判断与金恒源一致,他认为《康熙遗诏》存在着隆科多“票拟”(即起草)的可能。

  如果遗诏是伪造的,那么雍正与隆科多又是怎样接近病重的康熙,又是如何伪造遗诏的呢?金恒源的推论是,胤禛奉康熙之命去南郊祭天的同一天,他竟一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人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此后每日不断派遣护卫进驻该园。

  在康熙已正式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胤禛仍可以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隆科多任九门提督,专门卫戍京师,若无隆科多的支持,雍正绝无成功的可能。

  金恒源说,在《圣祖实录》中,对胤禛每日“三次派遣护卫”进驻畅春园,用的是“候请圣安”,而到乾隆修撰《世实录》时,却将“候请圣安”改为“恭请圣安”。一字之改,充分出胤禛、隆科多等人的。

  胤禛、隆科多联手控制住畅春园,显然只是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康熙去世后,用最快速度造成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完成。

  金恒源还质疑说,胤禛、隆科多匆匆举行康熙大殓的做法,也充满了气味。康熙去世于十一月十三日戌时,第二天(十四日)已登帝位的胤禛就举行大殓,而且把大殓的时间定在戌时。当时京城气温很低,康熙的遗体装殓存放不存在问题,的的大行之礼非同小可,新必然要与皇子、重臣会同礼部仔细研究方案,选定吉日隆重举行,胤禛为何如此急不可耐为康熙送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把皇子、大臣马上召进宫来,一旦进宫,在隆科多的严密下,只能俯首就范。至于所谓的《康熙诏书》的内容,则任凭雍正、隆科多君臣发挥。

  客观而言,在九子夺嫡的储君鏖战中,胤禛隐藏得很深,他两面派手法,一方面让康熙觉得他是一个忠诚纯孝无意党政的皇子,一方面又四处买好不介入争位派系,借此对手以减少自身。但私下里,雍正却暗地活动网罗党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擅玩权谋、工于心计的党争忙人。

  胤禛表面上装作,与僧侣往来诗酒互答,把自己装扮成“天下第一闲人”,实际上却对皇八子、皇十四子集团争夺皇位。比如,他的手下戴铎密报,称皇十四子礼遇陈万策朝廷重臣,胤禛在回复戴铎的书信中妒火中烧地批复道:“程(应为陈)万策之傍,我辈岂有把屁当香闻之理! ”

  由于自己在储君争夺战中,一度不是康熙的最佳人选,胤禛对此心知肚明,时也曾想到过。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的戴铎在福建任知府后升任道员,眼见争储无望,就向胤禛提出谋求退的主张。

  戴铎说,远在海洋之中,沃野千里,而道兼管兵马钱粮,我不如谋调这个职位,“替屯聚训练,亦可为将来之退计。 ”戴铎的悲观估计,也折射出胤禛当时争夺储位的不利局面。

  康熙本人对胤禛不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胤禛的年纪。有史料称,康熙认为胤禛年纪太大,已年近四十,在古代,高寿者也不过六七十岁,十岁的老者极为罕见。清宫的皇子皇孙十几岁甚至几岁早夭者比比皆是,若让胤禛继位,新已四十多岁意味着可能将不久于。

  那么,刚刚稳定的朝政立刻又要出现皇位无人、人人垂涎的动荡局面,这是康熙无法的。而胤禛的同母弟胤禵,不仅武功卓绝屡建功勋颇得康熙欢心,而且年龄比胤禛小十岁,拥有年龄优势,自然是继承大统的热门人选。

  在当时复杂下,康熙的皇子们为这高高在上的皇位已经争红了眼,阳谋、阴招损招,一生英雄盖世的康熙为此大伤脑筋,以致两废太子,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甚至预感到未来的皇位之争必有一番,但也只能,为力。

  据说,康熙病重之时,胤禛为父皇进奉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罢便魂飞魄散一命呜呼。有位当年逗留在清宫大内的西洋传教士归国后写了本回忆录,说康熙临死时叫声很惨,恐怕是当年北宋“斧声烛影”的翻版。 (张松 辽沈晚报)

  梦见手机丢了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