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重要!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中国近现代文明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8-12-8 9:16:21 人气: 来源: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1.上: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任务由反对本国封建转变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的双重任务,进入旧主义时期;的诞生、买办商人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太平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

  2.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对外关系上:清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由妄自尊大转为对外;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开始公开,清开始成为列强的附庸和工具;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思想界萌发了向学习的新思想,主要是学习的物质文明(器物),东渐局面再度形成;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出现,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起步。

  5.社会生活上: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阶段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和探索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上: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最终确立;中国人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涨,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派发动的辛亥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先后扶植清、北洋军阀集团作为其中国的工具;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北洋军阀集团之间的矛盾;辛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力量都得到发展。

  2.经济上: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3.对外关系上: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中央机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中国,扶植中国作为其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4.思想文化上:向学习发展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君主立宪)、三义()、和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918年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1.上: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之下,军阀混战,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五四运动中,作为的力量开始登上舞台;1921年,中国诞生;国民大运动基本上了北洋军阀集团的,但由于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因素而最终归于失败。

  3.对外关系上:一战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27年,武汉国民收回了汉口、英租界。

  4.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成为领导中国的指导思想。在国民大中,马克思主义和新三义共同指导中国,其中,新三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大的主要指导思想。

  1.上:建立,国民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夺取胜利的道,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国共形成对峙局面;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调整对的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经济上:国民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了显著发展,但美国在华经济急剧增长;在农村根据地实行土地,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还开展经济建设,以粉碎的经济。

  3.对外关系上:国民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的主权得到恢复,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1.上: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国民以、、保甲制度为特征的,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在相持阶段发生,并屡次制造;发表《论持久战》,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对派制造的实行回击的方针;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对沦陷区人民实行的殖民。

  2.经济上:国民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的经济。

  3.对外关系上: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3年国民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攫取的治外法权(即裁判权)等一些被废除。

  1.上: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被。

  2.经济上: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的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在解放区进行土地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对外关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推行扶蒋政策,集团大肆出家主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

  1.上:新主义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完成新主义遗留任务,并开展社会主义;建立起合作和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中华人民国》;基本确立起。

  2.经济上:建国初期,党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的总线,并由此制定一五计划,开始进行三大社会主义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3.对外关系上:帝国主义阵营孤立遏制新中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新生;提出和平共处五梦见刮大风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外交政策成熟;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1.上: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出现偏差,误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扩大化逐步升级,左倾错误影响日益严重,但正确线占据主导地位。

  2.经济上: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和人民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4.思想文化上:思想得到继续发展;提出双百方针,文艺与科研事业得到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研制出,导弹技术也得到发展。

  1.上:左倾错误泛滥,以为纲,酿成长达十年的大,与法制遭到极大。

  2.经济上:上的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以及广大干群自觉抵制左倾错误,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3.对外关系上: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得到恢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4.思想文化上:盛行;双百方针未能贯彻,科研与文艺事业遭受;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

  3.思想文化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伤痕文学盛行一时;1977恢复高考制度,召开1978全国科学大会,为科学教育事业复兴奠定了基础。

  阶段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全面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 上:党和的工作重心由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港澳回归,总体缓和)。

  2. 经济上:经济体制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新格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中部崛起等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加入WTO,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3. 对外关系上: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周边外交和地区外交活动,长期对外,外交成就突出。

  4. 思想文化上: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技、教育、文艺全面繁荣。

  5.社会生活上:党和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时尚个性化,更加多样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