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全球陷入气候混乱中,中国则出现了强降水现象,南方不断,长江流域洪水再次泛滥,成都、天津、、……等城市都了“看海”场景。
《洪水、饥馑与帝王:厄尔尼诺与文明兴衰》中提道:厄尔尼诺现象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由来已久,包括古埃及、玛雅在内的古代文明都遭受过来自厄尔尼诺的沉重打击甚至是。
1998年6月-9月,我国长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次年,法国先锋小说家埃莱娜·西苏根据这个“既有当代性也有隐喻性特色的题材”,编写了寓言剧《洪水中的鼓手》,由先锋戏剧家阿丽亚娜·努姆什金执导太阳剧社演出。
《洪水中的鼓手》基于15世朝中国的故事,却结合了日本人形净琉璃人偶的形式,讲述了国王为处理南、北二城水患问题,而全城百姓的故事。
此时,老国王昏聩,将的山林封给的侄子,于是,这位王子滥砍滥伐,导致。进谏国王,说这样下去就会像多年前惩罚另一个国王一样大发洪水,进而导致农民,血染。国王听不进去,而将进谏的大臣打发回家。洪水果然而来。
最后,冲突的各方互相,舞台上所有的人都死了。一直在舞台上水一样翻滚的大块灰蓝色布匹消失了,真正的水涌上舞台,水面上漂浮着所有角色的小布偶。
此剧内容上借用了世界上流传最广又最古老的传说——洪水的基本故事框架,与历史建立了对话的频道;它取材于中国的事件,又与当代的问题相勾连;随着人类被自然灾害吞灭的前景日益,它更充当了未来的预言者。
自古以来,气候这只看不见的“之手”, 一直在中左右着帝国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古代农业社会,人类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较差,大气温度每次变冷转暖,都会引发人类社会大规模的、战争和民族迁徙。而水患则对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古人云,“圣世,其枢在水”,“如治水,善者必先治水”。作为人的生命之源、之本,社会的生产之基、生活之要,水在发展、理政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
在原始社会,大禹舍家治水、商汤在连年时为百姓而愿自己性命以祈天降雨,这些上古圣君事迹,延续至后世的龙王、李冰因治水而被民间奉为神灵等,成为了华夏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陈启云研究后指出:古代的鸿沟、邗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漳河渠等著名水利工程都完成于春秋战国诸侯时代,秦汉统一后并无更好的成绩。
北宋这个传统上认为并不强盛的王朝修建了丰利渠系,灌区曾达200万亩,为郑国渠之后的最高。但不久又趋
元帝国是中国版图最大时期,但关中灌区却缩减为80万——90万亩,不及北宋盛时之半,而且很快又进一步
明朝又是一个强大王朝,但关中的广惠渠灌区,最盛时仅恢复到80万亩,到晚明更衰减至7.5万亩;
清朝在水利方面无所作为,关中引泾灌溉一蹶不振,到“康乾盛世”的1737年后完全中断,龙洞渠改引泾为引泉,灌溉仅3万亩;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给出研究结论,15英寸(38.1厘米)的年降雨量是农耕文明一年至少的农业补给水量。因此,15英寸等雨线也就大致上成为游牧与农耕文明分界线英寸等雨线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时阻碍谷米的流通。这葵丘之盟在约350年后经孟子提及,可是他也指出,盟誓自盟誓,会后仍自行其是。《孟子》提到治水有11次之多,可见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洪水与黄河暨黄土地带一贯的关系。
中国地区的降雨量极有季候性,大致全年雨量的80%出现于夏季3个月内,在此时期风向改变,并且中国的季节风所带来之雨与旋风有关,从菲律宾海吹来含着湿气的热风需要由西向东及东北之低压圈将之升高才能冷凝为雨。于是以百万千万计之常因这两种变数之适时与否而影响到他们的生计。如果这两种气流不断地在某一地区上空碰头,当地可能霪雨为灾,而且有洪水之患。反之,假使它们一再地避开另一地区,当地又必干旱。前人缺乏这种气象的知识,只在历史书里提及6年必有灾荒,12年必有大饥馑。其实在1911年成立前之2117年内,共有1621次和旱灾1392次,其严重经过提出。亦即无间断地平均每年有灾荒1.392次。
马克思在考察东方社会时,将其界定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在这一生产方式中,一个个小农都有如一个个“马铃薯”,而的国家覆盖其上,就好像一口袋将马铃薯装入其中,构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这个帝国中,马铃薯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也不可能组织起来与强大的国家相抗衡,小农的利益便天然地由“他者”()来代表;而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则只能由国家体系来提供。
有“马克思主义者”之称的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在《东方主义》中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央与大河流域的生产关系密切相关。中国自原始社会解体之后,便进入了一种由亚细亚灌溉生产方式决定的“水利社会”,并生长出一整套的“治水”和“治水文化”。者为了控制水资源,对其加以管理、开发与分配,必须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这就需要动员和征召人民,并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管理中心来管制足以影响的水利系统。当淡水成为稀缺资源,更要仰赖中央管理的水利系统。那时候,是否能够长治久安,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包括水旱灾害在内的社会危机,灌溉农业系统的运作极大地影响到帝国的建立与稳定。
当大量的只是被动的参与者之后,这个治水社会关键问题便成为了地方与中央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整个国家内部的配置的问题。在强大的中央制下,无制度保障其自主性的地方要么成为地方利益肆意膨胀的机会主义者,要么就是消极作为,选择将麻烦一向上推卸直到甩给中央,而这一点自然会贻误治理公共危机的时机。
胡佛在给李鸿章的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清治理黄河水患收效不大的原因。胡佛认为,“中国河吏是有能力的,尤其精湛于保持河道不断被维修”,但那只是一种灾后防御的消极治河措施,无法根除黄河流速过快造成的分流过快、黄河淤堵、悬河运行等问题。胡佛认为,“贪污,玩忽职守是工作形势糟糕的根源”,也是治河无力的另一重要原因。的清根本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出现“一个新王朝”时,中国方有可能“出现一个强势的,在河堤上重新种植柳树并推行下去”。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名著《日知录》中写道:大禹时代能够治水而宋明以后黄河反而灾害频仍,其原因主要有三: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