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第一新闻》记者 高翔) 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作为文物大省,陕西有分量的博物馆和馆藏是数不胜数。今天(5月15日)开始,《第一新闻》将带您一起博物馆之旅,探寻这里的未解之谜。今天,旅行首站的目的地就是将迎来开馆60周年的半坡博物馆。六千多年前,半坡人披荆斩棘,勤劳勇敢,在半坡人留下的各种足迹中又有哪些谜底还未解开呢?
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上,两位游客关注的骨针一般多用于缝制衣物,不过四件展出的馆藏因为粗细、长短,以及有无穿孔,区别明显。那么,到底这几件骨针的功能有无特别,接下来专家的观点就有点出乎意料了。
西安半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马雨林:“我推断它的功能可能有两种,一是在医学上医疗用的针灸,第二种是用于美化人体的纹身。”
专家介绍,因为六千年前,人们的衣物和装饰品较少,所以通过对人体本身的装饰就不奇怪了。另外,对于针灸的说法,他也是有资料依托的。
马雨林:“古代有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了针灸,外我们在考古中也发现了少量的被认为是针灸的器具,所以我推测不带针孔的针应该是作为针灸用的。”
除了骨针,陈良宇是谁的儿子个别形状宽扁的骨锥,受到其它遗迹关联影响,被认为和一般骨锥给兽皮穿孔不同,倒是可能和编织渔网有点关系。
马雨林:“半坡遗址发现了有三百多个石网坠,就是让渔网下沉的东西,少属于好几十张的渔网,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发现确切的用于编织或者是修补渔网的工具。”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