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抗日战争的故事

类别:历史故事 日期:2020-10-30 14:00:14 人气: 来源: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走到山口时迷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正在这时,八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1941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大。其中,3500余人分多向省易县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7连担负了分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7连6班的5名战士,担负了阻击迟滞其中一有500多日军的追击任务。

  富有战斗经验的6班,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没失一人、一枪,就出色地按时、按地点完成了掩护任务。

  完成任务后,正当大家准备循着大部队的转移线归建时,刚刚走过岔口的班长马宝玉,站在岔口旁犹豫了。副班长葛振林看出了班长的心思,主动说:“班长,你就下决心吧”。

  看到同样是员的副班长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马宝玉就果断地说:“同志们,转移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让鬼子跟着咱们追下去,人民群众就了”。

  3名战士对当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们心中也都十分清楚,这个岔口有两条,一条通向山区的纵深。走这条,会让尾随而来的鬼子到转移中的根据地军民安全。

  而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这是一个三面绝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绝地。面对选择,他们地向班长:“班长,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就这样,在员马宝玉和葛振林的带领下,6班的5个人,毫不犹豫地掉过头来,向着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攀去。

  为了吸引敌人,5个人还边撤边打,给鬼子造成前面不远就是我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感觉。于是,500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毙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个人打光了子弹。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

  5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男儿——员马宝玉、葛振林,壮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当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悬崖的树上身负重伤,被老百姓救出,侥幸。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 在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不屈,毁掉,挽臂涉入乌斯浑河。

  她们分别是第2军第5军妇女团的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市举行“八女投江”奠基典礼。

  时任全国政协副、全国妇联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军被鬼子。八军侦察连连长钟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在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大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了胖墩翻译的“真家伙”。

  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关了。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

  在敌人面前,嘎子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励给他一支真正的。

  一天,海娃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啊这天鬼子的大部队进山去抢粮食了,炮楼里只剩下了“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正是我们八军端掉鬼子炮楼的绝佳时机。

  海娃爸爸就把攻打鬼子炮楼的线图画好装到一封鸡毛信里,叫海娃马上送给二王庄的张连长,通知他们来楼。

  没想到,一出山沟,就碰上了鬼子!“这可怎么办?要是鬼子,鸡毛信不就了吗?不行,我得想想办法”。

  说时迟那时快,看着羊群,海娃灵机一动,诶,就把鸡毛信藏在了“老头羊”肥肥的尾巴下面。两个子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

  鬼子吃饱了,就把海娃夹在中间睡。海娃心中装着任务,哪睡得着啊!到了深夜,他看鬼子睡得像死猪一样,就悄悄的从鬼子窝里溜了出来,取出鸡毛信,撒开双腿、就像兔子一样直奔二王庄。

  要到二王庄的时候,鬼子才追了上来。望着这群愚蠢的子,海娃计上心头,把鬼子带进了八军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上迷迷糊糊呢。这时,海娃的手中了一枪。

  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声喊起来:“八军叔叔,快打鬼子啊!”霎时间,四面里的八军瞄准鬼子的脑袋,乒乒乓乓的就开了火,打得鬼子是希里哇啦的就丧了命啊!

  张连长根据海娃送的鸡毛信又成功地捣毁了敌人炮楼, “猫眼”司令还在睡呢就被八军给活捉了。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的时期。当时我们部队所在太岳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收成只有30%,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有一段时间部队几乎是以野菜充饥。战士们风趣地说:“捡野菜是我们的军事课,缝袜子是我们的课。”

  连吕司务长考虑到连队即将进入反“”斗争,就想办法从老乡家买回一条狗,给大家改善伙食。炊事班王喜则老班长一夜没合眼,一直坐在炉灶旁炖狗肉。天快亮时,轮到我查哨,过伙房门口,我拿起筷子夹了红枣大的一块肉吃了,并说真好吃。老班长没吭声,但狠狠瞪了我两眼。

  部队起床后,老班长把4班长张青春同志叫去说:“查哨时进炊事班吃了一块肉,你是他的小组长(我在2排过党组织生活),你去问他,一晚上有七八个人查哨,大家都像他一样,每人吃一块肉能行吗?”出操后张青春同志叫住我,我就主动说:“我犯了个错误,请你吧。”他说:“你知道错了就好,不能认为吃一块肉是小事,就马马虎虎。”我说:“好吧,我向大家作检讨。”

  开饭时,连队集合起来后,我主动在全连同志面前做了。开饭了,4班长张青春给连部送来两块肉,并说“这不是统一分的,是我们班送给的。”接着机枪班、5班、6班等也都送来了。不大一会儿,足足凑了小半盆狗肉。我没有吃,连部的其他同志也不好意思吃。

  当天下午4点钟,我带2排的同志赶到伤员驻地,把狗肉给3个重伤员和两个女同志吃,他们还相互推让着。吃完饭后,我们连夜出发,把伤病员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伸进了这个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的鬼子。鬼子让他带,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不料途中却敌人……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1955年,在英国第9届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军送鸡毛信,上树 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我不爱下载6

  2019-11-14·TA获得超过1504个赞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1.3万采纳率:0%帮助的人:346万关注展开全部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Bjack兔

  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我八军385旅按纵队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a686964616fe59b9ee7ad3据点。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9月23日23时,我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战斗发起后,先由我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我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赵章成看在眼里,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寝食难安,连做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敌人从工事里引出来,让敌在我火力之下,然后将其一举歼灭呢?

  一天深夜,赵章成终于有了办法。他要用“辣椒炮弹”把敌人引出来。赵章成翻身从床上跳起来,把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都叫醒,找来工具。几个人连夜动手改装武器。他们把迫击炮弹里的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压成面,装进去,再装上引信。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20发奇特的“辣椒炮弹”就制成了。

  9月26日,我军再次对管梦见小男孩拉屎头据点发起。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 米处,以便尽快提高射击速度。开始后,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首先仍以普通炮弹对敌进行火力准备,扫清了据点外围的障碍。据点内的敌人凭借“乌龟壳”继续顽抗。

  正当敌人得意忘形之时,赵章成下达了口令:“辣椒炮弹装填———放!” ,只见一发发“辣椒炮弹”飞向敌阵,在敌碉堡周围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呛得敌人难以。由于不知道我军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敌人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我部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冲锋,将之敌一举歼灭,占领了管头据点。

  

关键词:抗日的故事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豪杰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