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是《人类简史》的姐妹篇,无论作者的思维是多么的开阔和独特,无论评价者是极度推崇还是不屑,终究这两本都是史书或者称为历史读物。在评论这本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基本的问题,读历史书到底在读什么?
比如,太史公所记苏秦激张仪入秦的事,这是我极喜爱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具有好故事必备的多个要素:投奔、激将(羞辱)、报恩、各为其主、后来居上、一个不得善终一个封妻荫子……可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战国简(帛书)张仪苏秦(连横合纵)不是同时代人(这部分帛书内容后来被称为《战国纵横家书》),张仪在前,苏秦在张仪死后才开始活跃时期,所以二人没什么交集。
故太史公描述的二人有交集的部分都是不实的,是子虚乌有,张仪连横就绝非为破苏秦合纵而出。当然,这个话题极大,作为历史的爱好者和历史学的门外汉就不展开了。
以史为鉴,从字面上讲,就是用过去的事情作为参照物,来明白自己、家族、国家的处境,这和“犯不犯错误”没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直接于农民起义的有秦、隋、元、明,隋炀帝博学多才、元朝末代丞相脱脱才华横溢,明末孙传庭、洪承畴,哪一个不是饱读经史?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于类似秦末的境地嘛?可是,孙传庭即便有之能也不能让天下雨,让稻谷装满粮仓。但他“看懂了”这个局面,又决心做大明的,成就了历史上他的死亡。
要做到以史为鉴,就要去读懂你所看的历史,从史料中提取自己的观点,才能做到“是不是”或者“是什么”的判断。
大部分史书,都是有着著书者自己的观点。正史的鼻祖,“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的《史记》说自己成“一家之言”。中国人把“家”这个字看得无比重要,不是什么人都能称“家”。称为“家”者必然是因为他有他独特的地方。而《史记》最难得的是它有自己史家独特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它开创了“史书之法”,让后世“史官不能易其法”,所以它叫自己成“一家之言”。而这种“一家之言”的累积和抽象,我们称之为“历史观”。
在BBC拍摄的条顿堡森林战役的中,将罗团的归结于天气原因,大雨淋湿了罗马人的弓弦,使射出的箭失去了威力;积水让罗马人沉重的铠甲泥沼;两万多罗马士兵被日耳曼人屠戮。罗马人向北扩张在此役之后彻底停滞。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瓦卢斯的罗团,而瓦卢斯军团的成为罗马北进的战略转折点。
一场大雨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命运。这种结论看似不合理但却符合我们习以为常的一种历史观,而显然这种认识并不那么合理,我们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无法归结到一个原因上。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成为了历史,而你再回头去找寻找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你会发现影响这件事情发生的许多前置条件几乎是难以穷尽的。如果一环扣一环无限延展,甚至都可以推广到史前。还记得“如果潘金莲没有打开窗户”那个段子吗?
而选择对历史进行回溯的时候,我们又会遇见另外一个问题。举个中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唐朝在黄巢之乱后逐渐,最终在907年被朱梁所取代。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来梳理唐代的、社会史,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就雄风不在了。然后我们考察九世纪的进程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宦官。有意无意之间,我们就会忽略许多同样重要的现象:新的文化的扩展,文人群体的兴起,文官向地方藩镇渗透等等。
对结果的已然认知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现象上,忽略了另外一些在当时看来同样重要的事件或者过程。
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性的是我们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平面化的根本原因。怎么去评价一本历史书?
:就是描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再用既有的规律解释历史事件。如果说叙事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楚,grand narrative就是给历史一个一以贯之的解释,前者是为了呈现历史,后者是为了解释历史,这类历史书以观点为核心。虽然呈现中多少带点解释,而解释中不免要有所呈现。(虽然,我们往往对grand narrative这个词的使用是用于贬义。因为,往往这类书籍会犯第三个问题中所讲到的“后见之明”的偏颇历史观的错误。因为想用一个规律总结历史和想用一个标签描述人都是一样,不免陷入扁平,不免出现选择性。)以中国近代史而言,从范文澜先生开始构建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考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就是一种宏大叙事。不于繁琐且局部的碎片故事,以雄壮的笔触来著史。
但不管是哪一类叙事模式,对历史产生认识的主体是人,既然是人,就脱离不了人的视角,人的观点和人的立场。
读历史书,除了了解历史,知道那些历史的之外,就是为了让你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渺小,“已识大,尤怜草木青”,既能抬头仰望星辰,也能低头看到自己。而著书者的“一家之言”正是让你看到他人眼中的世界,才能清楚知晓当下的自己。所以,一本历史书的好坏除了史料的详尽和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打开了你另外的一扇门,让你看到了另外的世界。
延续第四个问题,首先这本书的作者,这个才华横溢的跟我一般年纪的社会学者,是想完成《人类简史》到《未来简史》这一部宏大叙事甚至是元叙事的作品。
但,我敬仰一切敢于预测未来的学者,虽然人类一思考,就发笑,可是人类不思考,就连嘲笑也不屑了。
,虽然我对未来并没有作者预测的那么悲观,但作者在四十岁,博古通今,以全新的角度至少了很多人的认知,信手拈来,以希伯来文,预测未来,试图揭露,为人类的整体命运担忧,并追赶着他眼中的前辈马克思,他说,“预测的重点并不是要提出预言,而是为了让我们讨论现有的选择。”“研究历史,就是为了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成就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但是在欧洲人没有接触到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没人知道中世纪什么时候结束,也没人知文主义描绘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假如我们有10个苹果,分给3个人,A得到6个,B得到3个,C得到1个,但每个人吃2个苹果才能吃饱,吃3个苹果才能过的不错。如果什么都不发生,C不太开心,有的可能性;那么:
人类的本来就是人类本身,我们本来就一定会被自己玩死。所以,最重要的是当下,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每逢佳节胖三斤,你们说实话,你们到底胖了几斤?
南京大学耿强教授,对经济的原创评论,经济政策解读,经济周期趋势判断,新闻评点,原创的行业分析。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