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师傅敬上“改口茶”,从师傅手里接过一块系着红绸“陆氏小夹板”,在传承贴上签名、揭牌入谱……今天上午,有360年历史的“陆氏伤科”礼举行。14位来自宁波5家医院的医生,拜“陆氏伤科”第八代传承人陆健祖、陆祖安为师,成为“陆氏伤科”第九代传承人。除了陆继业外,其余13位都不是陆家人。
在宁波,说起“陆氏伤科”,几乎家喻户晓。“陆氏伤科”也和“钟氏内科”、 “董氏儿科”、“宋氏妇科”一起,并称为宁波中医四大家。
“陆氏伤科”创始于1658年,发祥地在宁波城内百丈街,曾被誉为“浙东第一伤科”。从第一代创始人陆士逵到迄今第八代传人陆健祖、陆祖安,已有360年历史,横跨5个世纪。
今天的仪式上,“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健祖、陆祖安坐在太师椅上,接过14位敬上的盖碗茶(也叫“改口茶”,寓意喝了茶就可以改口叫师傅了),笑迎第九代传人的亮相。
记者发现,这14位第九代传人来自宁波5家医院,除了陆家后人陆继业外,其余13位中有男有女,却都不姓陆,是实打实的外姓人。
“‘陆氏伤科’从创立之初就是式的传承。” 第九代传人陆继业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传承谱系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因为陆家继创始人陆士逵后的几代后人都医名不显,因此第二代传人开始就有了外姓人的身影。“陆氏伤科”第二代传人董亦香,是陆士逵的;第三代传人是一位无名氏阿婆;传人因为记载不详,没有留下姓名。
从第五代、第六代传人开始,陆氏子弟开始重振祖业,也把“陆氏伤科”的声名从宁波传到上海滩,乃至海外。
“‘陆氏伤科’收徒不设门槛和限额,不问出身,也不分男女,只要热爱中医事业、有相关资质的人都可能成为传人。”第八代传人陆健祖说,“陆氏伤科”传承的特点会一直传承下去。
仪式上,每位第九代都从师傅手中得到一件特殊的传承信物:一片杉树皮,这是制作“陆氏小夹板”的主要原料。
取自杉树树皮的小夹板,是“陆氏伤科”特有的作为固定骨折部位的器具。杉树皮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具有一定柔韧度,不会患肢,还可透气,是经过历代传人摸索出的骨科外固定材料。
一块小小的杉树皮,凝聚了陆氏伤科的精髓:复杂的技术让老百姓能容易地获得,通过个性化的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也提醒新一代传人,时刻不忘努力降低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负担。
陆健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各种新的骨科材料和器具更新很快,但在鄞州区骨伤科医院,每年还会采购大批杉树皮用来给骨折患者做固定,主要用在恢复期患者身上。不同部位的骨折,所用杉树皮的厚度也不一样,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加工,这也是“陆氏伤科”百年传承的技艺之一。
杉树皮夹板的价格优势明显,大医院常用的高石膏200元一副,塑料材质的骨科夹板40元一片,一块杉树皮夹板,只要1-5元。
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健祖介绍,经过几百年的传承,陆氏伤科的不仅仅在宁波,还在上海滩甚至海外闯出了名气。目前在宁波有3个陆氏伤科传承,除了鄞州区骨伤科医院外,在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第七代传人陆海善及其,在望春街道有第八代传人陆君、陆伟开设的诊所。此外,第四个传承正在筹建中,将设在江北的甬江街道。
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医疗新技术,历经几百年沧桑的“陆氏伤科”,如今也走在了传承与创新的十字口。
第九代传人陆继业,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就一直在宁大附院的脊柱外科工作。陆继业说,毕业后没有留在父辈身边工作,就是为了给百年中医世家带来新的视野。
传统陆氏伤科的治伤精髓是“手法整复、理筋续骨”。擅用小夹板、火罐、银针、三棱针等传统方法,辅以“陆氏加味补阳还伍汤”、“陆氏接骨汤”及自制丸、散、膏、丹治疗各类骨伤疾病。
但陆继业认为,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西为中用,相结合,将是“陆氏伤科”未来的方向。近几年,“陆氏伤科”传人在上海采用银质针加关节镜为患者治疗老年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接下来,宁波“陆氏伤科”也将开展这项结合的技术,并将在结合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网友评论 ()条 查看